●王宁
深秋,唐山曹妃甸。晨光中,张旭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向熟悉的生产车间。2018年,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二十二冶集团金结公司曹妃甸装备制造公司,4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扎根生产一线,把艰苦的环境作为磨砺自己的舞台。
今年27岁的张旭,大学一毕业就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从生产车间技术员干起,白天,在车间跟着师傅学,遇到弄不懂的技术难题就请教师傅。夜深人静时,他又拿起技术规范和图纸不断学习钻研。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旭的桌子上堆起了厚厚的学习笔记。他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注意事项、生产问题和解决方法都记录在册。这些笔记成了张旭的“工作宝典”。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来,完成了“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初出茅庐的懵懂学生到公司技术骨干”蜕变。
“每攻克一个技术难题,我就多一分快乐。”张旭说。凭借着不怕难、不服输、敢于创新的精神,张旭先后参与压力机行程计量器等创新项目,在阿尔及利亚奥兰体育馆项目中,发明了冷弯机弯管胎具,解决阿尔及利亚奥兰体育馆钢结构制作难题。
公司使用的老式钻床上没有喷水装置,在钻床钻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钻头发热的情况,发热的钻头会变形加工精度下降,使用寿命降低存在安全隐患,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安装喷水装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旭通过橡胶管与水泵相连,连处的接口是使用圆钢用车床加工出来,即耐用又简单。组合好后将喷嘴固定到钻头侧方,调整好位置,工作时打开阀门,调整水流大小。喷出的水流正好喷到钻头的钻眼处。钻床喷水装置的发明,不仅实现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张旭把自己当做一颗渺小而又平凡的螺丝钉。认识他的人都说,在他身上有股不服输“钻劲儿”。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钻劲儿”,他大胆创新,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
公司承建的丰台火车站工程,工程钢结构量达到71235吨,其柱体部分截面大,钢柱长6.85米的箱型柱,重量约为77吨,车间单台天车起重能力无法实现构件的吊装与翻转操作,而如果使用两台天车同时起吊,由于两台吊车间最小间距为9米,又满足不了垂直起吊的要求。张旭主动请缨负责技术攻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和同事利用20毫米厚板,截面为600*600毫米的箱型柱改造,柱体上每一面上焊接一个吊耳,吊耳向上,用于与吊车连接,中间卡环为活动可调节,吊耳向下与箱型连接。胎具还有一个专门用于配合的穿在箱型上的环,环上有孔,直接与胎具配合,吊车起吊即完成翻转。大截面箱型柱专用吊装翻转胎具的发明,节省了购买更大起重量吊车的资金和更换吊车产生的巨大人力物力花费,为丰台火车站的工期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提高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降低了成本。
从“懵懂学生”到“技术尖兵”,张旭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他热爱的钢结构事业中,扎根生产一线,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挑战!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有付出就有收获”。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