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永
近日,冷空气来临,气温骤降,但在位于河北省保定莲池区东三环中国古动物馆项目一期工地上,金结三处的工人师傅们却顶着凛冽的寒风,爬上爬下、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城墙墙皮檩条的安装,现场一片热闹繁忙景象。
在现场中用塔吊和汽车吊安装不到“横梁和墙皮檩条”的位置需要工人们用手动导链安装,作业高度有八九米,没有遮挡物,夏季只能顶着烈日,冬季也只能顶着寒风工作。32岁的钢结构吊装工人曾小平来自四川省成都市乐至县的一个小县城里,在这一行已经工作10年了,因为常年从事户外工作,他黝黑的皮肤也被晒得通红,脸上、手上都是汗水。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曾小平等工人师傅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到达工作现场,开早班会安排工作并进行安全提醒教育,认真听取技术交底,他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钢结构吊装工人带上梯子,爬上十几米多高的钢结构柱子,安装横梁和檩条。他们必须会爬高,就算不喜欢,但是得习惯。他们像个“猴子”,经常上爬下窜,或者蜷缩身体,行走在钢柱与钢梁之间。在烈日和寒风中工人们的脸被晒得黝黑黝黑,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饱经风霜的手粗糙极了。随着时间流逝,天气也逐渐变冷,钢结构工人依然不怕风,不畏严寒,依然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为工人点赞,不管炎炎夏日、寒风刺骨,我们总是能看到他们身着浅蓝色、褪色的工作服,头上戴着醒目的黄色安全帽和忙碌的身影。前一段时期,寒风呼啸,也下了一场秋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那些工人们吃力地用倒链拉着沉重钢结构构件墙皮檩条,满头是汗,也只是用袖子擦了擦汗,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看着他们那湿透的衣服,变成了深蓝色,我心里佩服极了。每次高空作业的时候他们都会做好安全措施,拴上安全绳,登顶后再从工具箱中拿出螺丝、螺帽、作业机器等,拧好横梁和檩条的螺帽。在天气时好时坏的环境下,曾小平平均每天要安装两三百颗螺栓,曾小平指着不远处的施工现场说,为了确保工程进度,每天得安装十多根中柱或边柱,而横梁和檩条每天仅能完成4根柱子中间的一片区域。为了加快项目的工程进度,即使是晚上下班了,也要主动加班两个小时,他们也要在现场施工。曾小平擦了擦满脸的汗水说,每天工作8、9个小时,只有晚上才有时间与远在四川的妻子和孩子视频通话,再工作几年,他打算回家多陪陪孩子。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项目建设,将实现打造国际一流博物馆的目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讲话精神,将人类生命演化的伟大历程展示在观众眼前,并将承担起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任。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