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以匠心夯实钢铁之城

    ●闫扬

    在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钟秉锐怀着对企业和岗位的热爱,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许多工地。夏天蹲在被骄阳和电弧光烤得滚烫的钢板上,汗水浸透了工装;冬天穿着绝缘胶鞋站在冰冷的钢板上,双脚冻得麻木。艰苦的工作丝毫没有磨掉他的工作热情。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发展,市场空间和施工领域的不断拓展,金结公司每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探索及应用都有钟秉锐的参与。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韩国LG大厦箱型梁制作工程。箱型梁熔嘴电渣焊新工艺的难点是焊接时制作人员在看不到焊接部位,除了观察侧箱板焊接产生的灼红度,完全凭借经验进行焊接,俗称“盲焊”。在新的挑战面前,钟秉锐带领一班人立即投入工程施工中,通过反复试验,掌握焊接过程中电压、电流、温度、焊接时间、速度等工艺参数的最佳“火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对每项工艺参数近百次的试验、对比、记录、分析,一套准确完整的焊接方案确定下来。没有人能够统计他所付出的精力,只有那几十个模拟试件见证着一切。当韩国业主、工程监造、施工监理三方来钢构中心验收第一批大厦构件时,钟秉锐和他的班组成员们的成功,在各方验收专家的笑容中得到了验证。

    伴随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建筑科技的进步,钟秉锐表现出新时代工人的积极与敏锐。钟秉锐在箱形熔嘴电渣焊、非熔嘴电渣焊、厚板焊接等重要技术领域内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公司员工亲切地称呼为“焊接大王”。他成功地创造了“S”弯电渣立焊操作法,此操作法获得了唐山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他攻克的120毫米厚板焊接技术,使金结公司成为全国冶建行业中屈指可数的掌握厚板焊接技术的厂家之一,在连续三次参加大型国际钢结构展览会时,受邀厚板焊接作为公司的一项核心技术产品到会参展;他攻克的非熔嘴电渣焊技术领域,相比熔嘴电渣焊而言,使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钟秉锐所在的电焊班是钢结构生产线的“龙头”。在日常工作中,他对班组里的青工和徒弟总是循循善诱地传授焊接理论和基本技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别人。王复生是钟秉锐的徒弟,他是焊接构件的“美容师”,他担负着整个班组焊接成品的外观修理与打磨工作。他把构件当工艺品,打磨时焊渣打到脸上和衣服上是经常的事,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他说:“虽然钢构件和普通的工艺品不一样,但细致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品,保证每一个产品质量,是我应该做的。”在阿尔及利亚奥兰体育馆工程中,对构件外观质量要求特别高。王复生认真做好构件打磨修理工作,逐道焊缝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清除构件飞溅与多余的焊肉。经过他耐心细致的雕琢,每一个构件的焊缝打磨得像镜子一样。构件验收时,班组的构件达标率以99%的好成绩,成为全厂各班组中的焦点。

    钟秉锐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庭的照顾心有余而力不足。记得有一次,厂里赶制几个工程的构件,生产任务非常繁忙。就在这时,他的母亲因下雪路滑不慎摔倒造成腿骨骨折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耽误生产,钟秉锐白天上班,晚上陪床,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钟秉锐的妻子曾在外地工程项目部工作,平时难得回家。而钟秉锐工作经常早出晚归,唯一的儿子不得不交给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照顾。儿子在学校参加班会活动时,老师让同学轮流说出自己的愿望。他的儿子说:“我想克隆一个爸爸,一个工作,一个陪我。”钟秉锐何尝不想时常陪在父母、妻儿的身边,享受亲情的快乐呢?但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看到厂里的任务,想到班组的工作,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成绩向家人报喜。

    由全国劳动模范钟秉锐的名字命名的班组——“钟秉锐电焊班”,在工作中传承着劳模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发扬着劳模务实进取的争先精神,延续着劳模勇争一流的创新精神。工友们在工作中用专注的眼神、有力的双手、娴熟的技巧、无言的行动,诠释着对企业的忠诚与热爱,继承着劳模精神带给他们的激励和奋进。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