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深耕十载,百事亚洲研发中心谱写科技赋能新篇章

    今日,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十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百事公司全球研发负责人René Lammers在线出席庆祝活动,百事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陈文渊发来视频贺词,百事亚洲研发中心负责人陆继军与全体研发员工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百事亚洲研发中心:百事公司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创新开发中心之一

    上海市商务委罗志松总经济师也发来祝贺,他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十年来取得的发展,并赞扬了百事亚洲研发中心植根本土,以科技赋能食品饮料行业的承诺和举措。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行业协会也纷纷发来了贺词。

     

    百事公司于2012年在上海启用了百事亚洲研发中心。经过10年的跨越式发展,该研发中心已经是百事公司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创新开发中心之一,也是整个亚洲业务中产品、包装创新的中心。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具备全球领先的食品与饮料研发创新设施,拥有从消费者洞察、产品创新、包装设计、营养健康、分析、质量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全方位研发能力。最新成立的浦江创新中心和浦江孵化工坊,能够更便捷地让研发中心的创新知识产权商业化试生产。

     

    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十周年庆典

    同时,百事亚洲研发中心也积极助力科创中国和健康中国的国策,与中国营养学会建立了“百事营养创新中心”,共同推动食品饮料行业的科研创新。百事公司研发团队和营养科技服务团专家们将围绕全谷物、运动营养和“三减”等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关注于本土化营养健康食品的开发与创新。百事亚洲研发中心也积极探索减少原生塑料使用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不管是中国首例“无瓶标”可乐,还是让瓶身透明起来的激浪饮料,以及采用了单一材质包装的桂格麦片,都让产品包装具备了更高的循环利用率,积极推进塑料循环经济。

     

    百事公司全球研发负责人René Lammers向亚洲研发中心的员工表示祝贺。他说:“我们很自豪拥有这样的研发、创新团队。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专注于本地消费者并深化本地市场,创造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更多的成功。期待百事亚洲研发中心的下一个辉煌的十年。”

     

    在视频贺词中,百事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陈文渊表扬百事亚洲研发中心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充分利用中国的研发人才及资源,推动大中华区以至亚太地区产品的更新迭代。他期望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在“百事正持计划”的指导下,不断提升灵活创新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继续推出满足亚太区消费者需求的美味产品。

     

    十年来,百事亚洲研发中心着力“为东方”的创新研发理念,借鉴并汲取中国丰富多元的美食文化,利用大数据了解消费者习惯和偏好,推出了一些细分市场、地域、季节限定产品。例如,百事可乐第一款以中国元素为灵感的饮料——桂花味百事可乐;乐事薯片的中国风味限定款——青瓜味薯片;乐事还取材中国本地丰富食材,开发出山药片、紫色薯条产品等。基于中国药食同源的传统健康理念,百事公司旗下燕麦第一品牌“桂格”开发“5黑”“5白”“5红”系列麦片,科学配比,提供多重营养。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追捧。

     

    作为全球饮料和休闲食品的领军企业之一,百事公司是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40多年来在华秉承“植根中国,服务中国,携手中国”的承诺,百事公司已经携手业务伙伴在华投资超过530亿元人民币,建立了成功的食品和饮料业务,持续深耕,不断投资,坚持本地化、数字化和创新化等战略,为广大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数以亿计的美味、安全和健康的产品。

     

    关于百事公司

     

    每天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享用百事公司的产品达10多亿次。2021年百事公司的净收入超过790亿美元,得益于其互补性的饮料和休闲食品系列,包括乐事、多力多滋、奇多、佳得乐、百事可乐、激浪、桂格和SodaStream气泡水。百事公司旗下拥有众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年零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标志性品牌。

     

    秉承“百事正持计划”的理念,百事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饮料和休闲食品领域的领军者。“百事正持计划”是以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发展为中心的整体战略转型,公司将通过遵循地球生态系统而运营,并为人类乃至地球带来积极的改变,从而实现价值创造和增长,以达到“地球与人和谐共生”的愿景。

    (新媒体责编:wan1234)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