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舍弗勒成为DTM房车赛官方创新合作伙伴

      • 作为官方合作伙伴,舍弗勒将助力推动DTM 房车赛的未来发展

      • 采用舍弗勒线控技术的innovation taxi 将用于 2023 DTM 所有赛事期间投入使用

      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进一步深化与德国房车大师赛DTM的合作关系。现在,这一久负盛名的系列赛已经成为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麾下赛事。作为官方创新合作伙伴,舍弗勒将与ADAC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推动DTM在技术和战略层面的发展。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表示:"创新深深植根于舍弗勒的DNA中,创新也是塑造未来高效、可持续交通的关键,舍弗勒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是我们继续支持DTM的原因所在。作为交通出行的创新引领者,我们希望通过与ADAC的合作,在技术和战略层面继续推动该系列赛事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始终坚定与DTM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现年33岁的赛车手马可•维特曼将驾驶宝马M4 GT3,代表Project 1车队出征赛事。自2019年以来,马可•维特曼一直担任舍弗勒的品牌大使。

      DTM为舍弗勒在开发和展示未来技术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021年,舍弗勒将开创性的Space Drive线控技术应用于赛车上。通过这项创新系统,赛车的转向和制动,甚至变速器都通过电子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为进一步展示这项创新技术,舍弗勒为DTM专门打造了一款赛事用车innovation taxi,并将在今年所有DTM赛事期间投入使用。此外,舍弗勒还将为赛车开发电驱动系统,助力DTM迈入电气化时代,包括用于混动和纯电驱动的部件和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动力总成。

      "我们很高兴舍弗勒成为DTM的官方创新合作伙伴,我们双方一直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将携手共同塑造该系列赛的未来,"ADAC赛车运动负责人Thomas Voss表示,"凭借专业的技术和能力,舍弗勒在推动赛车运动创新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相信,DTM将继续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为推动赛车运动的革命性变化做出贡献。"

      舍弗勒致力于通过创新塑造未来技术发展,为人们打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交通出行方式。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提供电驱动部件和系统、低碳驱动系统、底盘解决方案和高精密轴承。根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数据,舍弗勒在2022年申请了1300多项专利,是德国第四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舍弗勒在赛车的极端条件下对技术和系统进行测试,然后将测试结果应用到产品开发中,为批量生产做准备。

      采用舍弗勒线控技术的innovation taxi将在DTM 2023年赛季的所有比赛中投入使用。

      作为DTM的官方创新合作伙伴,舍弗勒将携手ADAC,共同推动DTM房车赛的未来发展

      作为DTM的官方创新合作伙伴,舍弗勒将携手ADAC,共同推动DTM房车赛的未来发展

      关于舍弗勒

      作为一家全球性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70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电驱动、低碳驱动、底盘应用、工业4.0、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型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集团提供覆盖整个动力总成及底盘应用的高精密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舍弗勒集团2022年销售额约为158亿欧元,目前约有84,000名员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业。根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数据,舍弗勒在2022年注册超过1,250多项专利,是德国第四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

      关于舍弗勒大中华区

      舍弗勒于1995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生产。20多年来,舍弗勒已成为中国汽车和工业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理念,舍弗勒大中华区致力于本土生产和本土研发,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近距离服务。目前,舍弗勒大中华区拥有员工约1.3万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长沙设有2个研发中心,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湘潭等地设有11座工厂,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太原、重庆、西安、天津、大连、杭州、长沙、哈尔滨、郑州、香港、台北、台中等全国各地设有20个销售办事处。从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华区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业。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