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不仅是企业,还有开票员!!!数电票的这些方面你需要关注

      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行,发票数字化程度的持续深入,数电票已经越来越普及了,相比传统发票,数电票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要素化、标签化管理理念,发票数据更丰富、更标准,采用了更为简洁的票面样式,使用了XML源文件格式,采取了全新的动态风险、动态信用管理方式,并真正实现了“开业即开票”。

      如今,使用数电票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纳税人在数电票管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加便利、合规、高效,百望云总结了一些关于数电票应用的重要关注点,不仅仅是企业,还包括个人,一起来看看。

      企业

      1、 对纳税人审核发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电票不依托与纸质介质,在发票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重复报销的可能性,这对财务审核人员的发票稽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对会计凭证等资料的归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试行版)》明确了数电票报销入账归档的具体处理方式:

      第一,接收方企业可以根据《通知》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仅使用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文件进行报销入账归档,可不再另以纸质形式保存。第二,接收方企业如需以数电票的PDF、OFD格式文件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应当根据《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同时保存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格式电子文件。

      以上,要求企业需具备支持XML原件存储,符合规范性文件对于电子发票归档的要求的能力。

      3、对企业发票、税务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较于纸质发票,数电票一旦交付不可回收,若上游企业开具发票后恶意红冲,下游企业很难发现。金四背景下,企业应更加重视内控与合规问题,建立多维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从多个角度设置风险控制点和监控方案,用积极的态度与措施提升企业税务合规程度,实现企业税务风险动态监控。

      开票员

      1、 增加了人脸识别功能,有效防止身份盗用

      开具数电票需要由登录开票的本人(法人或开票员)验证实名信息和人脸识别,很多人反馈觉得很麻烦,但实际上,这样有效防范了不法分子盗取、冒用他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开展涉税违法活动的情况发生,对个人和企业都有好处。

      2、 开票可溯源,财务人员把握好自身风险

      数电票票面信息取消了收款人和复核人,仅保留了开票人。办税实名制背景下,企业的开票行为如果有异常,可精准锁定到开票员本人,因此,这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握好自身风险,更加谨慎处理。

      针对以上挑战,百望云依托多年的财税数字化管理经验,推出了数电票合规管控解决方案,实现数电票从开票、报销、入账、归档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发票管理效率,管控发票相关涉税风险,促进企业财务、税务合规。

      亮点一:发票自动查重验真

      通过发票验真、重复、抬头税号一致性、连号、发票逾期、供应商黑名单等等校验规则的提前设置,自动对采集的发票进行校验管理,自动查重验真,减少财务人工审核工作,减少发票风险的发生。

      亮点二:符合《数电票标准》归档的要求

      针对接收方企业采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的,支持电子发票原文件批量上传、自动解析、自动获取、线上归档;支持XML原件存储+可视化票面在线预览。

      针对接收方企业需要打印数电票纸质文件的,支持原文件批量上传、自动解析、自动获取、线上归档;支持XML电子文件与数电票打印件的自动匹配;支持数电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共同管理,支持纸质实物档案管理与纸电关联,满足数电票电子档案与线下纸质档案的有效关联索引。

      亮点三:税务风险管理和数据洞察

      百望云通过将税务管理思维向前端延申,结合风险与合规指标、风险方案、风险预警等,将原来对用票风险滞后、被动的管控,转变为前置、主动、可掌控,做到事前知晓、事中参与、事后汇报,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此外,还支持提供集团视角的开、用票相关统计和分析类报表,帮助企业增强发票数据的协同、交互、分析、管理效能,全面发挥发票数据作为企业新时期数字资产的生产力要素价值。

      想要了解更多产品详情,搜索百望云官网咨询~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