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河南迎来智能网联汽车顶级赛事!2023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启幕

      河南迎来智能网联汽车顶级赛事!6月21日,夏至,2023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微信截图_20230621135905.png

      两院院士、行业专家以及来自头部汽车企业、车联网安全和自动驾驶科技型企业的代表会聚一堂,凝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新共识,以赛促产、构建生态,推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延链成群、集聚发展。

    微信截图_20230621135917.png

      当前,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主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抢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窗口期,重点培育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本次大赛以“豫见智能驾驶,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共同承办,旨在搭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前沿展示、赛事比拼、交流研讨、智能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促进河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截图_20230621135931.png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建立在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彻底打破了汽车作为移动交通工具的传统概念,成为功能强大的智能移动终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产业服务生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

      据了解,本次大赛举办6项高水平挑战赛事,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参赛规模最大、技术领域覆盖最广的赛事,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上汽、宇通、小鹏等整车制造企业,百度、新石器、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共计360支赛队同台竞技。

    微信截图_20230621135941.png

      目前,河南省和郑州市按照国内外技术标准和测试规范,建成了封闭试验场、仿真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车联网实验室以及具备数字化条件和网联基础设施的开放测试道路,打造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大赛设施。

      据付炳锋介绍,本次大赛安排了实车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多场景工况,以及网络安全、车联网通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算法仿真等内容丰富的比赛项目,既是对场地功能全方位的检验,也标志着郑州已经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的新高地。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创新应用,越来越多“聪明的车”已驶入现实。

      在河南,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00余家,年产整车超过58.6万辆,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16家,知名物联网骨干企业有22家,培育了一批本土骨干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物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微信截图_20230621135953.png

      近年来,郑州围绕打造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抢抓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涵盖传统燃油车、纯电动企业、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和制造、研发、检测、后市场等产业链条,已集聚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宇通客车、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和宇通重工等专用车企业1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150余家,形成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汽车产能200多万辆,汽车全产业链规模近2000亿元。上海检测中心在中牟设立车辆检测分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集测试认证、示范应用等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

      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平台和契机,围绕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共性需求,依托大赛新建基础设施,搭建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全技术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究制定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加快道路信息化改造、车联网环境部署和智慧交通体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新媒体责编:王延辉)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