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家庭监护是第一位

      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生活。暑假来临,如何进一步巩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自律的暑假成为各方共同思考的重要议题。

      提到网游未成年人保护工作,“830新规”是其中重要里程碑。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联合伽马数据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进一步解决。

      这也意味着,游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技术难以触达的“深水区”,如何引导家长落实监督责任,守护未成年人安全“触网”第一道防线,成为目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一道“必答题”。

      在7月3日举办的,南财合规科技论坛“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如何走入下半场”在线研讨会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表示,网络依赖群体存在几个特征:一方面,更容易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缺乏交流,体现在住校学生网络依赖多、没有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感到家附近的免费场所少、无人诉说心里话等。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与家庭养育的方式密切相关。“我们在很多调查中发展,家长最关心的是成绩,第二才是身体健康,而心理健康则排在最后。”孙宏艳发现,这一部分的未成年人经常感到不被家长尊重、家长经常唠叨,甚至家长用网更频繁、家人各自上网不交流。团队调研发现,如果家长支持孩子适度上网,沉迷网络的比例只有2%左右。而严格管理或放任不管,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比例则将大大提升。

      “筑牢预防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家庭。”孙宏艳在研讨会上多次强调这个观点。她建议家长首先应该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交朋友、培养运动习惯、经常陪伴,常与孩子沟通。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知产委副主任傅钢提到,与未成年人接触的物理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未成年人保护效果则是距离越近,成本越低,效果越好。他认为,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中家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项焱同样认为,在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中,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基本的监护职责,家长同时也是儿童个人信息、数据权利的第一责任人。在防止儿童沉迷网络游戏的同时,家长也应切实负担起保护儿童个人信息的职责。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如南则在讲话中提到,移动网络时代,电子设备无处不在,要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等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重点在于引导孩子选择有益导向、科学导向的内容。周如南还建议家长应和孩子共同放下手机与电脑,增强线下的亲子互动与情感交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身教胜于言传”。

      目前来看,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发挥作用仍有上升空间。海外市场研究机构Niko Partners发布的《中国年轻玩家》报告中指出,29%的未成年人玩家游戏时长超过规定的3小时,原因是有82%的家长允许小孩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游戏。

      暑假将至,希望家长们可以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引导未成年玩家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技术监管+家庭教育必然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