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二十二冶深圳中大附七周边景观提升项目
宋 扬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
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能量,古往今来,人类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生生不息。古有“大禹治水”,今有“海绵城市”!中国二十二冶人就是这样一群人,一直秉持着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信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发展。
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深圳中大附七周边景观提升项目,深入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生态修复,面源治理,清淤疏浚等措施,创新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和微生物净化雨水,有效避免被污染的雨水直接汇入河中,保护河道水环境。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深圳市光明区圳园路中大附七周边,包括“两路、多节点”。“两路”即光侨路、圳园路景观提升改造,“多节点”即包括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出入口等节点景观提升。
昔日的污水横流、雨天积水不退、河水浑浊的景象早已不见踪迹,如今的新陂头河岸绿草如茵,河水澄澈干净,成为了中大附七医院的康养花园。周边的居民生活在这样宜居的环境中心情愉悦,闲暇之余出来健身、运动或者随便走走,都会心旷神怡。草木摇曳的盎然绿意绘就深圳市“科学创新、开放共享、生态宜居”的主题画卷。
城市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更是反映出城市建设的水平,中国二十二冶以城市建设开发为己任,二十二冶人是城市建设的守护者,为打造宜居城市不懈努力!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