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宁德时代发布神行超充电池 全面开启新能源车超充时代

      8月16日,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并达到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极大缓解用户补能焦虑,全面开启新能源车的超充时代。

    图片1.png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逐步实现新能源车超长续航之后,快速补能焦虑已成为阻碍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的主要原因。宁德时代始终聚焦电化学本质,在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等方面全方位持续创新,再次突破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的性能边界,开创性地实现超快充、长续航和高安全兼得,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风向。

      重新定义磷酸铁锂电池,大幅缓解大众补能焦虑

      提升锂离子脱出速度:在正极提速上,神行超充电池采用超电子网正极技术、充分纳米化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搭建超电子网,降低了锂离子脱出阻力,使充电信号快速响应。

      提升锂离子附着效率:在负极材料创新上,神行超充电池采用了宁德时代最新研发的二代快离子环技术,对石墨表面进行改性,增加了锂离子嵌入通道并缩短嵌入距离,为离子传导搭建“高速公路”。同时,神行超充电池使用多梯度分层极片设计,实现快充与续航的完美平衡。

      降低锂离子传导阻力:在电解液传导上,宁德时代研发了全新的超高导电解液配方,有效降低电解液粘度,显著提升电导率。此外,宁德时代还优化超薄SEI膜,进一步降低传导阻力。

      改善锂离子液相传输速率:宁德时代也改善了隔离膜高孔隙率和低迂曲度孔道,从而改善锂离子液相传输速率。

    图片2.jpg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

      从超快充到长续航、高安全,全面提升综合性能

      在率先实现4C超充的同时,神行超充电池还通过结构创新、智能算法等方式,兼具长续航、全温域闪电快充和高安全等性能。

      续航700公里以上:宁德时代在CTP3.0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一体成组技术,实现了高集成性、高成组效率,使得神行超充电池突破磷酸铁锂性能上限,轻松实现700公里以上长续航。

      低温快充如常温:常温状态下,神行超充电池10分钟可充至80%SOC。同时,宁德时代在系统平台上采用电芯温控技术,低温环境下可以快速加热到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即使在-10℃低温环境下也可实现30分钟充至80%,而且在低温亏电状态下零百加速不衰减。

      安全保障放首位:神行超充电池使用了改良的电解液,并配备了高安全涂层隔膜,为电池安全上了“双保险”。此外,宁德时代通过智能算法对全局温场进行管控,打造故障实时检测系统,克服快速补能带来的诸多安全挑战,使神行超充电池具备极致的安全水平。

    图片3.png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

      2023年底实现量产,全面开启超充时代

      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动力电池科技的未来,一要面向世界前沿,二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当前用户开始从先锋用户转向大众用户,我们要让更多的老百姓使用前沿科技,享受到科技突破的红利。”

    图片4.png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现场发言)

      得益于在极限制造方面的能力,目前宁德时代拥有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快速转化链条,从而推动神行超充电池快速量产。据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介绍,神行即将在今年底实现量产,搭载神行超充电池的电动车也将在明年一季度上市。

    图片5.png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现场发言)

      神行超充电池的问世,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将加快推动全面电动化进程。未来,宁德时代将继续践行“科技平权”理念,推动前沿科技的普惠应用,为人类新能源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