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新脉荟享线下互助式社交养老中心福乐园:志愿服务助力银龄人群再就业

    近日,新脉荟享线下互助式社交养老服务中心福乐园正式开业,这一创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养老机构的认知,更为银龄人群提供了一个互助生活、发挥余热的平台。在这个模式下,社会各行各业的退休人群得以重新融入社会,实现再就业,同时通过新脉荟享数字化积分激励的方式,让他们的贡献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奖励。

    互助养老:帮扶不懂互联网的 银龄人群 融入现代生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对于一些银龄人群来说,这些高科技产品却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道难题。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互联网工具,甚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使得他们的无法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

    针对这些问题,新脉荟享线下互助式社交养老服务中心福乐园的互助养老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福乐园已招募的银龄人群志愿者对需要帮助的新脉荟享平台其它中老年群体会员进行帮扶和鼓励来解决问题。福乐园根据银龄人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具体的帮扶内容和时间安排,志愿者按照帮扶计划来教授需要被帮扶的人群,从而让银龄人群享受到现代科技的便利。同时,他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照顾,例如一起网络购物、一起出门旅行等等。通过互助帮扶的方式,让银龄人群可以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和乐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让银龄人群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退休不褪色: 余热照亮社会 ,助力老年事业

    新脉荟享线下互助式社交养老服务中心福乐园一开业,便迎来了众多各行各业已退休的、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活力老人的志愿报名需求。这些叔叔阿姨志愿者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长,他们不仅有着健康的身体,面对生活也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最重要的是,这些充满活力的志愿者热爱互助养老事业,愿意为银龄人群的美好生活贡献自身的价值和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为新脉荟享银龄会员提供了全方位的志愿服务,让银龄人群在这个大家庭中享受到了全方位的关爱。

    他们不仅为新脉荟享的其他银龄会员提供各种生活上的帮助,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丰富银龄人群的精神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新脉荟享不仅为银龄人群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园,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余热的平台。福乐园的银龄人群志愿者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助人为乐”的精神。他们以一颗颗热忱的心,为这个温馨的家园增添了无数光彩,也为互助养老模式树立了典范,为养老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字化 赋能志愿者 助力银龄人群自我价值再现

    为了让活力中老年志愿者能够更好地为新脉荟享其他银龄会员提供互助服务,新脉荟享线下互助式社交养老中心福乐园通过智能化的数字平台对银龄人群的志愿服务进行精确记录和评估,并根据服务的时间、质量等因素给予相应的数字化积分奖励,鼓励银龄人群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累积的数字化积分,可以用来兑换新脉荟享平台的各种生活类、文旅类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医、食、住、行等多个领域,这无疑让银龄人群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实际的利益,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在这种模式下,银龄人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这不仅让他们在退休后重新实现自我价值,还可以在晚年生活中重新找到乐趣和满足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体验。这种数字化再就业模式,既提高了银龄人群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脉荟享平台创始人张一在采访中也表示:“新脉荟享线下互助式社交养老中心福乐园的互助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养老机构不同,这里没有固定的服务人员,而是通过鼓励银龄人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服务来实现养老目标。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减轻子女的负担,还能让银龄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福乐园的银龄人群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我们现在已经有将近100人的志愿者队伍,帮扶的对象将近数千人,目前随着新脉荟享会员数量的增加,志愿者队伍也在逐步扩大中。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银龄人群能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用他们的余热展示银龄人群特有的魅力和风采。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支持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让他们在晚年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互助养老模式作为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养老方式,未来,我们期待新脉荟享能够持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银龄人群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银龄人群的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共同推动互助养老事业的发展。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