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华夏源存储:1个月接诊1700多名“脆皮”年轻人!免疫细胞能为年轻人做什么?

      近日,#1个月接诊1700多名脆皮年轻人#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仅9月一个月,郑州一家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1700多名18到25岁的年轻人,“有外伤、腹痛、胸闷,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在此之前,“脆皮大学生”就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这些年轻人因为各种意外和伤害和疾病(手臂睡骨折、揉破眼角膜、拔头发拔到神经……)而备受关注!

      “脆皮”大学生:指现在新一代大学生,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身体毛病却极多,脆弱到了一碰就坏的地步,出现了“脆皮现象”。

      虽然受伤真假有待证实,但是年轻人身体“变弱”却是事实,近年来癌症年轻化就是证明之一。

      年轻人身体“变弱”的这些习惯,你有吗?

      为什么年轻人身体“越来越弱”,相信大家心中已有定论!

      熬最深的夜,吃最油腻的宵夜。白天被工作和学习挤得满满当当,只有晚上才有自己的时间,于是年轻人开始纷纷报复性熬夜,但熬夜伤身,可不是说说而已!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疲劳嗜睡、皮肤变差、容易导致皱纹、视力下降、脱发、诱发心血管疾病、增加患癌风险……如果再加上油腻的宵夜(烧烤、火锅、炸鸡等等),更是对身体的双重打击。

      一坐不起,机不离手。出行,不是公交就是地铁,或者私家车,到了办公室和教室,人也是在座位上久坐不动,但久坐不动真容易导致腰间盘突出、肥胖、免疫力降低等等,如果还加上时时刻刻手机不离手,更是雪上加霜,影响大脑、损害视力等等。

      三餐外卖,奶茶常有。近年来,外卖成了生活的标配,但在便利与省事的同时,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卫生条件不可知,一次性餐盒有害物质,重油重盐的饮食,都在加速疾病的发生,而时不时的一杯含糖奶茶,更是让各种癌症风险直线上升。

      不吃早饭、不爱喝水、缺乏运动、吸烟酗酒、整日心情烦燥……正在一步步摧毁年轻人的健康。

      年轻人老年病,亚健康和癌症来袭!

      年轻人的体检报告,红灯频频亮起!据《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显示,男性体检异常主要表现在血脂异常、超重、脂肪肝、甲状腺结节、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等,女性则主要表现在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血脂异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超重等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各类疾病开始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老年病”正日益频繁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如糖尿病、脂肪肝、胃溃疡、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未老先衰”,有的甚至早早就要面对猝死和癌症。

      当代人的健康,是这样的——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概况患高血压患病人数2.45亿;糖尿病人数已达1.3亿;骨关节病患者约1.2亿人;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平均每30秒就有1个人罹患癌症。

      2019年公布的《中国中青年防癌科普报告》曾提到:20岁~39岁群体患癌人数有所上升,且15~39岁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高50%。2023年8月16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该研究通过分析了超过56万50岁以下人群的患癌数据发现,30~39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平均每年上升0.91%。

      许多年轻人的身体,已经处于及格线以下,尤其在新冠之后,更是岌岌可危!

      不良习惯可以改变,但是随着年龄增加免疫力降低,人体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害,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难题,如何解决?——提前存储免疫细胞。

      众做周知,免疫力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是抵抗病毒,抵抗癌症,守护健康的“卫士”。所以我们要学会维护自身免疫力,尽量使其保持到最佳状态。

      免疫细胞存储,即在年轻时采集自身优质的免疫细胞,将其置于液氮低温条件(-196℃)下储存,保存其活性,再提纯萃取成倍扩增后形成数亿量级的健康高活性细胞,等机体需要时,立即回输体内。

      免疫细胞存储,对于未来健康的价值在于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亚健康、延缓衰老、预防疾病、预防肿瘤甚至对抗肿瘤等。

      今天的细胞永远比明天的年轻,而健康年轻的免疫细胞更是存储的上上之选,若是等到衰老患病后,自身免疫细胞因杀敌而急剧减少,增殖缓慢,体内免疫细胞“无用”时,存储也是徒劳无功。

      存储免疫细胞,为未来的自己的健康投资。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