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烟台公交集团举办2023年驾驶员技能竞赛暨场内行车安全比赛

    ‍‍‍‍为全面提升公交驾驶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全力实现“三精-双提升”“三零-双下降”管理目标,打造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的驾驶员队伍,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保障,11月7日至8日,烟台公交集团2023年度驾驶员技能竞赛暨场内行车安全比赛在东里场站成功举办,市国资委二级调研员康建中、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崔桂臻以及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成员企业干部职工代表出席比赛开幕式。

    本次竞赛为期两天,设置理论考核和实操检验两项,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其中,理论考核不仅有传统的知识考试,还有需要结合日常运营实际的维保排故考核。实操检验则重点针对驾驶员技能水平,设置了通过限​宽门、通过连续障碍、通过S弯、通过模拟隧道、通过单边桥、港湾停车、侧方位停车、靶心定点停车、倒桩移库等9项内容,每个考核项目都有驻场裁判和跟车裁判进行监考、计时和打分。竞赛现场,来自7个主业公司层层遴选的40名优秀驾驶员纷纷亮出自己的拿手绝活、一较高下。

    “我已准备完毕,请求发车。”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驾驶员们发动车辆,驶入比赛场地,双手灵活地操作着方向盘,凭借过人的车技和车感,娴熟地将考核项目逐个完成。比赛中,驾驶员们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沉着应对,全力以赴,充分展现了公交人过硬的业务素质与驾驶技能。

    通过限宽门考核

    驾驶员须连续通过3个限宽门,单门净宽3.1米(不在一条直线),车辆通过速度不低于20km/h,车轮不得驶出规定区域。

    通过连续障碍考核

    驾驶员须连续绕过5个障碍,第6个从车辆两轮之间跨过,中途不得停车,车轮不得碾压或碰擦障碍或驶出赛道。

    通过S弯考核

    驾驶员须以低档低速从S弯北端驶入,从南端驶出。行驶中车轮不得碾压或驶出赛道边缘线。

    港湾停车考核

    驾驶员停靠时须前后轮准确压住黄色标线,站杆处于车辆前门开度范围内,且靠站后的服务用语、手势必须规范。

    通过模拟隧道考核

    驾驶员进入模拟隧道时须开启大灯(近光)、按一下喇叭,隧道内车速必须控制在30km/h以下,直至车辆出隧道时方可关闭灯光。

    单边桥考核

    驾驶员须依次骑过两座单边桥。桥长12m,宽0.2m,桥面高度0.10m,左右桥错位间距3.0m,二桥间直角距离16m。

    侧方位停车考核

    驾驶员须按规定使用转向灯,行驶到停止线停车,倒车需一次入位,车轮不得碾轧车道边缘线,碰、擦、碾轧路肩。

    靶心定点停车考核

    驾驶员须预判“靶标”距离,采取制动措施将车辆平稳停下,前保险杠中心固定的激光笔垂直定位“靶标”计算分值。

    倒桩移库考核

    驾驶员须从A点倒车入乙库停正,再二进二退移位到甲库停正,前进穿过乙库至B点,倒入甲库停正,前进返回A点完成考核。

    例行保养考核

    例行保养采用“指说法”,按照例行保养操作程序和内容细则,驾驶员必须在操作过程中指到说到,不得遗漏、错误。

    排除故障考核

    排除故障采用“讲述法”,驾驶员限时回答抽选到的故障问题,并给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排除故障采取的措施。

    驾驶员完成实操考核后,裁判也将根据车厢内放置的“一碗水”剩余水量判断驾驶员操作的平稳程度,以及按照与车辆动力系统相连的耗能分析系统数据为驾驶员操作能耗打分。9路驾驶员刘涛表示,通过此次技能竞赛让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精进了驾驶技能,跟不同单位的优秀选手们一边同台竞技,一边相互查找差距、交流经验、学习提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更好地为市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技能竞赛既是对参赛选手个人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的综合展示,也是广大职工学理论、练技术、强本领的重要方式,更是公交集团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点举措,对营造职工间“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烟台公交集团职业技能竞赛已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涵盖驾驶员、修理工、调度员等多岗位的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两级技能竞赛及专项培训体系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学习知识、提升技能、交流经验、岗位成才的广阔平台,进一步为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的专业化公交队伍,打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了人才支撑。(图/文 张伟 徐海丽)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