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烈日下,货车“调车郎”奏响奋斗强音

    八月的广州,是高温与暴雨交织的“蒸烤箱”。当阳光将钢轨烤至近60摄氏度,暴雨倾盆后又蒸腾起滚烫水汽时,华南最大编组站——江村站的股道间,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调车郎”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筑担当。

    在江村站,一列700米长的货车如同“钢铁长廊”,而拉风连结员甄浩楠的日常工作,便是在这滚烫的长廊中俯身千次、暴走近万步。暑运高峰时,他每日白班需检查500个车体,解风管、拔钩销的动作重复千遍,豆大的汗珠砸向道砟时“滋啦”作响的声响,是他与高温较量的战歌。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是这群年轻人对抗中暑的“武器”,而工装上反复浸透又晒干的盐渍,则是他们青春最真实的勋章。

    “日晒补补钙,雨淋洗洗衣。”平面连结员张东方笑着擦去额头的汗水,他手中的大号健身杯灌满水,是支撑8小时室外作业的生命线。编组15列货车、连结300多次风管,这些数字背后,是年轻调车员们用身体对抗高温的极限挑战。当钢轨温度逼近临界值,他们依然要确保每一节车厢精准连挂,因为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运输事故。

    作为编组站的“心脏”,驼峰调车场以快节奏著称。信号灯闪烁间,驼峰连结员需在3小时内扒车梯150余次,在时速10公里的车列上完成提钩作业。烈日下,他们如同攀附在钢铁巨龙上的舞者,目光如炬锁定前方道岔,身体随车体颠簸而调整姿态。

    驼峰调车的危险性远常人想象。车列解体时,若提钩时机偏差半秒,车厢便可能偏离轨道;雨天钢轨湿滑,扒车梯稍有不慎便可能坠落。但这些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用日复一日的精准操作,将事故率控制在零。他们的坚韧,源于对职业的敬畏,更源于对“确保每一列货车安全出发”的承诺。

    暑运以来,江村站日均办理车13224辆,同比增长9.9%;日均装车1508辆,同比增长3.5%;日均发送货物57311吨,同比增长0.2%。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调车郎”们用汗水换来的运输效率。当暴雨倾盆导致钢轨湿滑时,他们冒雨检查设备;当高温预警拉响时,他们缩短轮休时间坚守岗位。正如张东方所说:“车流不等人,我们的脚步更不能停。”

    这群年轻人并非不知疲惫。有人中暑后喝支藿香正气水继续作业,有人因长期暴晒皮肤脱皮,但他们从未抱怨。在他们的认知里,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的毛细血管”,任何环节的滞后都可能引发系统性的瘫痪。在“蒸烤箱”般的股道间,责任感让他们书写着属于铁路青年的担当。

    江村站的“调车郎”,是新时代铁路青年的缩影。他们本可以选择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却毅然投身铁路一线;他们本可以抱怨极端天气,却用乐观化解艰辛。当有人问及“为何如此拼命”时,他们的回答朴实无华:“因为每一列货车安全通过,背后都是千家万户的期待。”

    在江村站的股道间,青春与钢铁碰撞出最炽热的火花。他们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能在空调房里敲击键盘,更能在烈日暴雨中扛起责任。这群“热辣滚烫”的调车郎,正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青春最酷的模样,不是逃避艰辛,而是在责任中淬炼成长。(袁春柳)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