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大桥作为通州境内最长农桥,投入运营十年来,其实际工作状态备受关注。近日,南通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多部门,对这座跨江农路大桥开展特殊检测,为桥梁安全运营做“健康体检”。
本次特殊检测包含主桥外观检查、主桥索力检测、主桥线型观测、
主桥无损检测、水下桩检测、斜拉索锚头检查、荷载试验、承载力评定、斜拉索状态评估等内容,检测单位正在分步骤有序完成检测工作。
据了解,特殊检测中的荷载试验是检测评定桥梁性能的有效手段,也是特殊检测中的重点。本次桥梁荷载试验包含静载试验及动载试验。其中,静载试验通过加载车辆测量主梁应力、挠度变形等参数,验证结构承载力,运用微波雷达测量法,精准检测桥梁拉索受力情况,进一步验证结构整体稳定性;动载试验模拟动态荷载,测试桥梁振动特性。为减少温度干扰,所有试验均选择在夜间环境温度稳定时段进行。
“选择深夜22时至次日凌晨5时开展全封闭试验,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受区局委托的进行桥梁特检的苏交科集团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宇介绍,此举既能满足试验对环境和交通条件的要求,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对跨江大桥日常交通流量的影响,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天气情况。
9月上旬的一个深夜,试验正式启动。24辆重达31吨的四轴加载车,按照模拟的荷载工况分批驶上桥面预先划定的停靠点;提前布置在桥梁各关键部位的48个传感器同步启动,对桥梁应力、应变、位移及加速度等数据实时监测采集。
凌晨两点多,江风裹挟着雾气悄然漫上桥面,原本清晰的桥面轮廓渐渐朦胧,监测数据开始出现偏差。“不行,雾气会影响棱镜反射精度,数据必须准确!”现场负责人第一时间察觉问题,立即召集技术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大家一手攥着备用大棱镜,在车灯、路灯交织的雾幕和冰凉江风中快速穿梭,短时间内完成22个小棱镜的更换。雾气中,众人往返忙碌的身影,为试验数据的精准性筑牢了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大桥特殊检测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完成。此次农路大桥特殊检测运用了包括桥梁检测车、登高作业车等在内的37种检查仪器设备,通过检测后形成的检测报告不仅能让桥梁管理方清楚明白桥梁在试验荷载下的实际工作状态,更能了解其承载能力是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为后续养护提供关键技术资料;还可通过测试桥梁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评估结构实际动力性能。这一举措能有效避免桥梁“带病工作”引发的巨额维修费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兼顾经济效益与通行安全,为区域交通顺畅运行筑牢安全屏障。(胡亚锋 左蔚)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