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现场不仅为“敬老爱老线路”“地铁无障碍服务精品站”授牌,还表彰了一批“公交达人”,全面展现了武汉在推动绿色出行方面的扎实成效——全市绿色出行比例已突破80%。这不仅是地铁飞驰、公交穿梭带来的便利,更是城市为提升民生幸福感所交出的温暖答卷。如今,穿行于武汉三镇的市民,正于日常出行中,真切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绿”动节奏与“行”之无忧。
绿色出行成风尚,根基在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方面,武汉坚持地铁优先战略,打造通勤“大动脉”,567公里地铁线串起三镇商圈、产业园区与居住区,让远城区居民逐步享受到半小时通勤的便利;另一方面,常规公交与共享单车共同补全了出行“微循环”,779条常规公交线覆盖老旧小区和偏远乡村,致力于解决居民出门难,坐车远的出行难题,50万辆共享单车则精准填补“最后一公里”的空白,让短距离出行更加便捷。地铁、公交与共享单车互相配合,构建起了多层次的绿色交通体系,为市民选择绿色出行筑牢了基础。
绿色出行有温度,核心在精准直达的人文关怀。武汉没有止步于“有线路、有车辆”的基础保障,而是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面对老人群体,专门开设敬老爱老公交线路,让他们出行更加安全;为特殊群体完善地铁无障碍设施,用盲道和爱心专座保障出行权益;对有通学、通勤、就医需求的市民,推出600余条定制公交,实现从家门口到目的地的直达,减少“职住分离”带来的往返时耗。除了满足出行抵达的基础需求外,武汉还拓宽服务场景,通过地铁与文旅、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串起黄鹤楼、东湖等知名景点,衔接商超、公园等生活场所,让绿色出行不再只是简单的赶路,更成了串联生活的纽带。
绿色出行可持续,动能在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从发展脉络看,武汉每一步绿色出行建设都紧扣城市升级,2018年获评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地位初步确定;2022年成为首批“绿色出行创建城市”,交通生态进一步优化;如今冲刺建成国家“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更是以绿色出行为抓手提升治理水平。从实际价值来看,80%的绿色出行比例带来显著增益:减少汽车尾气、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环境压力;畅通道路交通、缩短通勤时间,提升城市运转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响应“双碳”目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蓄力。这种与城市发展需求深度契合的绿色出行模式,正是武汉探索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江城的“绿”动,是地铁延伸的通勤便利,是公交线的民生温度,是城市与“双碳”同行的发展智慧,更是贯穿始终、沉甸甸的为民初心。正是这份初心,让绿色出行从交通选择升华为可感可及的民生福利,让80%的出行比例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真实注脚。面向未来,武汉将继续带着这份温度,持续升级绿色交通体系,让出行更便捷、让城市更宜居,为超大城市绿色发展交出饱含初心的“武汉答卷”。
作者:程慕利(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万松街道)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