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交能融合!CET中电技术助力佛山地铁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使用占比将提升至10%,并在交通沿线布局不少于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以显著提高就地消纳能力。

    这一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交能融合”发展进入全面加速阶段,交通基础设施正从传统的能源消耗者向集“生产”与“消费”于一体的“产消者”转型。而佛山地铁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的成功并网,则是“交能融合”的生动实践。

    佛山地铁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选址于佛山地铁三号线狮山车辆段,安装近3100块高效光伏板,总装机容量达到约2兆瓦。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自发自用”模式,所产生电能直接接入地铁供电系统主干网,满足地铁牵引、照明、环控等核心用电需求,不仅降低了地铁运营的碳排放,更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实现了双赢。

    在此项目中,CET中电技术提供 “CET交能融合系统解决方案”,为佛山地铁项目提供了从能源生产、存储到高效利用的全方位能源支持。该方案凭借其针对多样化应用场景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已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等前沿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1、智能运维与决策支持

    在地铁控制中心,CET中电技术部署的光伏运维管理平台与虚拟电厂平台,实现了对光伏电站运行状况的实时、精准监控。

    该平台预留了标准数据接口,支持与交通能源负荷、源、网、储之间进行灵活多向互动,为复杂的能源调度提供了科学的控制策略及决策依据。

    尤为重要的是,平台集成的自动降功率与实时防逆流功能,结合正反向隔离装置,全面满足了地铁控制中心对网络安全与系统防护的严苛要求,确保了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可靠。

    2、分布式发电本地监控

    为保障光伏电站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CET中电技术部署了CET-6602分布式发电本地监控站。

    该系统采用本地式一键轻便化部署方式,无需依赖外部云平台即可实时掌握光伏电站的运行状态,能够提早发现并解决光伏系统中的潜在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发电效率和系统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

    3、并网稳定性与电能质量保障:

    针对光伏发电并网可能带来的电压越限、功率因数降低和逆流等电能质量问题,CET中电技术部署了CET-7320边缘智能控制器。

    该控制器在并网环节实现了AGC/AVC(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功能,通过快速响应和精确调节,有效提升了项目并网的稳定性,保障了电网安全。

    此外,PMC-751X-G/J防孤岛保护及故障解列装置作为关键后备保护,能够在电网故障时快速切除分布式光伏孤岛电源,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iMeter 7A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则对并网点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优质。

     

    4、“就地管控+远程调度”双联动

    为实现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调度,CET中电技术为光伏电站配置了先进的远动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和控制指令实时、安全地传输至地铁控制中心和佛山地调,实现了“就地管控+远程调度”的双联动模式。

    这一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光伏电站的响应速度和调度灵活性,为交通与能源一体化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智慧能源管理的重要体现。

     

    为实现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调度,CET中电技术为光伏电站配置了先进的远动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和控制指令实时、安全地传输至地铁控制中心和佛山地调,实现了“就地管控+远程调度”的双联动模式。这一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光伏电站的响应速度和调度灵活性,为交通与能源一体化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智慧能源管理的重要体现。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