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11万筑路大军在“世界屋脊”上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豪情,用血肉之躯打通了川藏、青藏公路。从此,“两路”精神——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便如青藏高原上奔涌的江河,在历史深处激荡起永恒的浪涛。这条“天路”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在精神高原上矗立起的一座不朽丰碑。
历史的回响,常因现实的叩问而愈显珍贵。进入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蓝图已绘就,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织密,智慧交通日新月异。然而,时代亦提出新的“天路”难题:如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封锁?如何以高质量交通支撑高质量发展?如何在绿色转型中坚守使命?这些艰巨任务,亟需我们激活“两路”精神这一深沉力量,将其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动能,使历史回响成为现实前行的有力号角。
“两路”精神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核,正是我们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宝贵精神资源与强大动力源泉。
其内核首先体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钢铁意志与忠诚担当。当年筑路军民在极端恶劣环境中,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信念,铸就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这种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忠诚品格,在新时代仍闪耀光芒。当面临高寒冻土、复杂地质等世界级技术难题时,正是“两路”精神所铸就的忠诚与担当,支撑着建设者们前赴后继、夜以继日,使“天堑变通途”的壮举一次次重现。这种精神是面对“卡脖子”技术壁垒时,科研人员“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执着攻关;是面对重大工程风险时,建设者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义无反顾。
其次,“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实干奉献与集体协作精神是“两路”精神的另一重要支柱。当年无数道班工人长年累月驻守在生命禁区,默默守护着道路畅通,他们“甘当铺路石”的境界至今感人至深。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交通建设中已升华为更自觉的协同与全局观念。综合交通枢纽的顺畅运转、多式联运的高效衔接、“全国一张网”的统筹推进,无一不依赖无数岗位的默默坚守与高效协同。“甘当路石”在新时代被赋予新意涵——它意味着甘做服务大局的“螺丝钉”,以个体奉献成就系统最优,以局部担当支撑整体跃升。正是无数交通人的默默奉献,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保持澎湃动力。
再者,“军民一家、民族团结”所彰显的同心同德与家国情怀,是“两路”精神的核心凝聚力。川藏、青藏公路建设本身就是一曲民族团结与军民融合的壮丽凯歌。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交通发展中已升华为更宏阔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交通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促进着区域协调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更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民心相通的纽带。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拉近中老人民情感的“连心路”。交通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的交通发展更加自觉地将“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紧密相连。
要将“两路”精神真正转化为驱动新时代交通发展的澎湃思想动力,关键在于实现从精神到行动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强化教育引领,筑牢思想根基:要将“两路”精神作为交通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建设“两路”精神纪念馆、组织重走筑路征程等活动,让尘封历史变成生动教材;通过挖掘宣传当代“交通楷模”的感人事迹,使崇高精神具象化、时代化。唯有深植精神之根,方能在灵魂深处筑牢攻坚克难的信念长城。
融入实践锻造,磨砺担当本领:精神的伟力,需要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要有意识地将重大工程、关键项目作为传承发扬“两路”精神的实践阵地。鼓励科研人员在攻克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前沿技术难题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攻关精神;引导一线建设者在超级工程、艰苦项目中践行“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实干作风。在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建设过程中,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建设者们跨越伶仃洋天堑;在“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建设中,无数基层工作者发扬“道班精神”,将服务送达每个角落。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时代活力:传承“两路”精神,绝非简单复制历史做法,更需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要将“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宝贵经验,融入现代交通治理体系的构建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将“顽强拼搏”的精神内核,注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有舞台、有回报、受尊重,从而驱动交通发展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深层挺进。
聚焦人民需求,升华价值旨归:转化“两路”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理念贯穿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全过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拥堵、安全、服务质量等痛点难点问题,大力发展智慧、绿色、共享交通,提升无障碍出行水平。让交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两路”精神所蕴含的为民情怀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历史的“天路”已然铸就,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新时代的交通发展之路,依然充满“雪山”“草地”般的挑战。唯有将“两路”精神内化为全行业的共同价值追求与行动自觉,才能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伟力。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忠诚担当融入血脉,“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实干奉献见于行动,“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同心同德化为格局,新时代的交通人必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情,在神州大地上铺就更加壮丽、畅通、智慧、绿色的发展通途,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磅礴交通力量。(作者 陈杰 四川省交通宣传中心)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