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切实筑牢校园反诈“防火墙”,提升师生识诈、防诈、反诈的意识和能力,一场精心策划的反诈宣传活动于近日在咸宁职教园内火热展开。此次活动由咸宁联通联合市反诈中心共同发起,并获得校方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旨在以生动丰富的形式将安全自护的种子播撒进年轻学子的心田。
活动核心聚焦于二个层次鲜明的环节,层层递进,力求实效。专题讲座直面骗局真面目。市反诈中心的陈警官走上讲台,他的讲解绝非枯燥的理论堆砌。屏幕上投映着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冒充“客服”以退款为名索要验证码、利用“刷单返利”诱人入彀、假借“助学金发放”骗取保证金、伪装“公检法”制造恐慌进行威逼转账……一个个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惨痛教训,瞬间让在场学生屏息凝神。陈警官结合这些鲜活的“教材”,不仅剖析了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心理陷阱和常用话术,更着重传授了“三不一多”应对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学生们边听边记,频频点头,眼中流露着后怕与警觉交织的复杂神情。
互动问答激荡防诈新认知。讲座结束,学生们积攒的疑虑与困惑迫切需要一个出口。互动环节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度。同学们踊跃举手,话筒在人群中快速传递:“接到‘公安局’电话说我涉案该怎么办?”“网上兼职让交押金有风险吗?”“游戏账号交易怎么防骗?”……问题直击日常生活的潜在风险点。陈警官与联通安全专家以犀利又不失幽默的回应,逐一拆解骗术逻辑,现场掌声与恍然大悟的“哦——”声此起彼伏。这种零距离的碰撞,不仅扫清了知识盲区,更将静态的“知道”转化为动态的“如何做”,显著提升了学生面对真实骗局时的临场反应与实战拆招能力。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专注。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堂“反诈课”远超预期,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真正解开了困惑,学到了“防身术”,有学生感慨:“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完才知道,陷阱可能就藏在每天刷的手机里!”校方领导在活动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政企校联动的创新形式,内容扎实、互动性强、效果显著,是提升校园整体安全防护能力的有效实践,为守护师生的“钱袋子”和信息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堤坝。
此次反诈宣传活动,如同一场及时雨,浇灌了学子们的安全自护意识。它不仅传授了识破骗局的慧眼,更在年轻心灵中深植了责任与警惕的种子,这将是伴随他们成长、抵御未来风险最坚固的盾牌。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