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攻坚峻岭的技术突破与工程哲学

    重庆巫溪至开州高速公路顺利贯通,标志着我们在山区高速建设技术体系的新突破。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承建的A1标段以13.2公里里程、87.5%桥隧比的复杂结构,成为应对陡峭地形与特殊地质的综合性工程范本。

    面对1380片预制T梁的架设任务,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隧道内预制场方案。利用双车道隧道空间布置生产线,配合龙门吊系统实现左右幅桥梁的精准转换。该工艺经中国公路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狭小空间桥梁施工提供了新范式。

    凤凰特大桥114米高墩施工中,团队研发内外模同步爬升系统。相较于传统异步工艺,该技术有效提升效率,配合太阳能喷淋养护系统,实现高墩混凝土质量与施工安全双控,且监测数据显示,墩身垂直度偏差控制良好。

    针对硬岩地质抗滑桩施工,项目采用“圆方组合钻头+液压旋挖钻机”的机械化方案。圆形钻头先行掘进,方型钻头修整孔壁,使单桩成孔时间较传统人工大幅缩短,且大幅降低高空作业风险。

    巫溪枢纽匝道桥建设中,团队运用“顶升-置换-拆除”三步法,千斤顶系统抬升旧桥面,门架墩替换原有墩柱,金刚石绳锯无声切割旧结构。该工艺使交通中断时间减少,为山区桥梁改扩建提供了精准施工样板。

    任家湾隧道施工中遭遇17处溶洞群,团队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差异化支护”应对方案。对大溶洞实施混凝土回填,对渗水区铺设防水膜层,配合实时监测系统,成功穿越高风险地质段。

    项目部引入的智慧管理系统集视频监控、安全帽AI识别智能气体检测、人员三维定位于一体,实现人员定位精度、安全隐患识别等功能,电子化文档管理使隐患排查等数据至云端存储转化率超过95%,为山区高速施工提了供高效集约安全的管控方案。

    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已形成多项工法,其中有的还获得省部级认证,团队对工程场景的数字化复现,展现了基建技术与数字文化的创新融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正从“适应自然”向“智慧协同”迈进。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