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之畔,平陆运河如巨龙般向南延伸,串联起内陆与海洋的梦想。在企石枢纽船闸施工现场,31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正酣,这座世界级的内河省水船闸,以其复杂结构和庞大体积,成为中交一航局技术创新的试金石。
船闸浇筑仓面高悬20余米,智慧胶带机系统虽将混凝土输送效率提升至“动车速度”,但运输环节却卡了壳。由于混凝土配合比多达数十种,骨料特性差异导致自卸车卸料时常发生“倒不出”现象。人工疏导不仅延误进度,更让预冷混凝土暴露在高温中吸热,温度控制难如人意。项目经理刘瑞建坦言:“这就像血管中的栓塞,虽小却影响全身。”
设备管理部部长徐鹏超从生活细节中找到灵感:“粘稠酱料晃瓶即出,为何不能晃车?”项目团队将目光投向混凝土振捣器,其高频振动特性正是破解难题的钥匙。经过精密测算,他们为自卸车加装振动电机,利用车载电瓶供电,使车斗产生低幅高频振动。首批30辆改造车投入使用那天,混凝土如绸缎般滑入仓面,工人们惊喜地称之为“抖抖车”。
为解决混凝土温度升高问题,项目部在“抖抖车”上加装智能遮阳盖。这款可伸缩盖板采用反光材料,能有效反射阳光,使混凝土温度较露天状态降低5-8℃。改造后的每车混凝土入仓温度都达标,就像给新鲜食材加了冷链运输。
随着“抖抖车”全面应用,船闸浇筑进度大幅提升,总浇筑量已突破200万立方米,单日最高浇筑纪录达8000立方米。更重要的是,混凝土离析率下降至0.3%,温度合格率保持100%。这种创新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更确保了世界级船闸的实体质量。
平陆运河的建设证明,伟大工程始于细微处的创新,“抖抖车”抖落的不仅是混凝土,更是传统施工模式的桎梏。在这条联通江海的战略通道上,中交一航局正以匠心与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基建传奇。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