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信仰”这个词似乎离学术越来越远。但向凌云院士用自己的经历,让人重新理解了科学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他是一位基督徒学者,却同时是一名技术理性主义者。在他看来,科学与信仰并非对立,而是互为支撑——信仰让科学拥有伦理边界,科学让信仰在理性中落地。
这种精神气质,在今天尤为珍贵。面对功利化、资本化的科研环境,他仍坚持“做正确的事”,而非“做容易的事”。他的选择,是一种价值取向的宣告——科技可以强大,但必须有人格的温度。
回望过去,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曾拥有信仰维度:牛顿研究神学,爱因斯坦谈论“上帝的优雅”。向凌云的故事,延续了这一传统,却在新时代赋予其东方的温度——一种兼容并包、温和坚定的知识分子信念。
他的信仰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内在秩序”。当世界喧嚣,他选择安静;当社会质疑,他选择行动。这种克制与力量,让人看见一个真正的“精神坐标”:
——技术有边界,良知无国界。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