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风口浪尖”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桥为家,与风共舞,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万里通途。他们是江西交投九江管理中心都昌养护所星子养护站风桥班组——鄱阳湖二桥最忠诚的守护者。
风为伴,桥为家
鄱阳湖水域开阔,年均大风日逾百日,桥面常受七级以上狂风侵袭,被誉为“风口浪尖上的工程”。在这里,风是养护工人最熟悉的“伙伴”,也是最严峻的考验。面对瞬息万变的天气,星子养护站风桥班组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机制,在桥面关键点位设置观测站,实时监测风速变化。一旦风力超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限速、分流等措施为通行安全保驾护航。年均实施大风管制数十次,他们始终屹立守护第一线。
冰为令,暖为责

冬季的鄱阳湖,寒风刺骨,桥面温度较陆地低2-3℃,每逢雨雪必先结冰。除冰保畅成为班组冬季的头等大事。“桥面结冰事关生命安全,必须第一时间处置。”这是班组长常挂嘴边的话。在一个寒冷的凌晨,班组连续奋战,在零下低温操作除雪设备,最终让大桥提前2小时恢复通行,600余辆滞留车辆全部安全过桥。
细为纲,安为要

“养护无小事,细节系安全。”这是班组始终坚持的工作信条。他们每天对大桥进行全方位“体检”,从桥面到护栏,从螺栓到斜拉索,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特别是在恶劣天气后,总要开展专项排查,仔细检查桥墩是否存在裂缝、破损,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置每一处病害。这种对细节的执着,筑起了大桥最坚固的安全防线。
舍小家,为大家
养护工作艰苦而单调,班组成员却甘之如饴。多数人已在养护一线工作多年,将青春奉献给了这座大桥。春节期间,当万家团圆时,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大桥安全,我就安心。”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不仅是桥梁的守护者,更是司乘的暖心人,多次化身“移动服务站”,为受困司机排忧解难。
智为擎,新为径

面对传统养护的局限,星子养护站风桥班组积极拥抱科技创新。通过“车巡+人巡+无人机巡”立体化巡检模式,结合桥上布设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水位、风速等数据的实时监控,迈入了“智慧养桥”新阶段。在除冰作业中,机械化设备的运用既提升了效率,又保障了作业安全。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让养护工作焕发新的活力。
心为桥,爱为路
“只要大家平安回家,一切付出都值得。”这是班组成员最常说的话。他们用行动践行着“三不”原则:不胜不休、不畅不撤、不验不收。自大桥通车以来,累计处置大风险情86次、冰雪灾害38次,完成桥面巡查3500余次,保障超3000万辆车辆安全通行。
风雨中,他们是最坚强的守护;冰雪里,他们是最温暖的陪伴。星子养护站风桥班组用青春和热血,在鄱阳湖二桥上书写着新时代养路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平凡的养桥工,更是万千司乘心中不平凡的“风桥守护者”。(文/图 余玉华 肖灵芝)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