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社情民意跨区域联动,丰都的探索超越了地域限制,为流动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11月13日上午,上海浦东新区大华锦绣皇冠假日酒店内,丰都县“一委两会”上海工作站跟随服务推进会隆重举行。这场推进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工作启动,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层的单元对社会流动性的创新回应。

在丰都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勇的主持下,推进会十一个环节紧密衔接。从工作站负责人郑世伟汇报工作,到流动党员宣读承诺书;从在沪企业家发言,到“丰收之都”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从金融跟随服务方案发布,到东方希望集团投资经验分享;从颁发“依法维权服务官”聘书,到任命“招商引资大使”;最终在重庆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钟建波和丰都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守渊的讲话中落下帷幕。
治理新场景:小切口如何对接大政策
就在推进会召开前不到一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高价值小切口场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
丰都的“一委两会”模式,恰恰为这一国家政策提供了生动的基层实践样本。
所谓“一委两会”,即片区流动党委、异地商会和农民工工会联络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这个框架下,由商会优秀党员担任流动党委书记,县委派驻专职党委副书记,商会秘书长兼任农民工联络服务站站长,形成党委领导下的高效协同机制。
上海丰都流动党支部副书记丁占国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服务送到老乡身边,让党组织成为大家在异乡的依靠。每当看到乡亲们的困难得到解决,笑容重新回到脸上,我们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种模式,与国务院文件提出的“高价值小切口场景”高度契合。文件明确要求,场景应“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而丰都通过“一委两会”模式,正是将治理创新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创造了社会治理的新场景。
全球视野:县域治理的国际传播价值
颇具象征意义的是,就在上月,丰都的《以“友城”为媒 向世界讲述丰都故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仅10例的“县域国际传播创新案例”。
这一荣誉表明,丰都的治理创新不仅具有本地价值,更蕴含着全球性意义——如何在人口流动时代构建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丰都的实践为理解中国的治理创新提供了一个窗口。正如国务院文件所指出的,场景建设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中国庞大的人口流动规模,既带来了治理挑战,也创造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治理应用场景。
八问破题:问题导向的治理创新
理解“一委两会”的价值,需回到丰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丰都八问”这一时代考题。
“丰都八问”将“人口三问”(人在哪?人去哪?人怎么样?)、“乡村两问”(现在靠谁来振兴乡村?今后靠谁来下地种田?)和“城市三问”(为什么县城留不住人?为什么农业人口转移舍近求远?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确立为全县工作的根本导向。
数据表明,过去10年间,有9万余人离开丰都,每年约有26万人在外务工。面对这一现实,传统的基于固定地域的治理模式显然已不适用。
“一委两会”模式正是对此的回应:既然26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那么服务就应跟随人群而流动。
三十二项服务:标准化与可复制性
在“一委两会”框架下,丰都设计了涵盖维权、就业、技能培训等领域的32项标准化服务清单。这些服务事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包”,确保了不同工作站服务品质的一致性。
典型的案例是,文某等12名丰都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达3年之久。今年4月,他们向丰都县“一委两会”重庆工作站求助。工作站启动“双地双轨”协作机制,成功为他们追回血汗钱。
这种服务能力,正是“一委两会”模式标准化输出的核心价值所在。
更重要的是,标准化意味着可复制。从重庆中心城区到成都,从贵阳到上海,丰都“一委两会”工作站的拓展步伐,本身就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
双向赋能:从他乡服务到家乡反哺
“一委两会”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服务外出人员,更在于构建了一种双向赋能机制。
在成都、贵阳等地的工作站,通过展销麻辣鸡、红心柚、恒都牛肉等丰都特产推介家乡,打造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这一举动曾吸引贵阳一家果酒企业,经过洽谈,决定在丰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提供就业岗位。
“整合党组织、企业和工会的资源和力量,把乡情、乡愁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动能。”贵阳市丰都商会会长罗鸿飞说。
与此同时,对于“在家的人”,丰都则大力推广以家庭教育互助会、老年食堂、生产应急互助等为代表的“互帮互助”体系,激活家庭的社会兜底功能和民间的守望相助传统,让在外的人不担心,在家的人更安心。
数字赋能:面向未来的治理新形态
面向“十五五”时期,数字化将成为“一委两会”模式进化的重要方向。
国务院文件特别强调,在政务服务领域,要“推动智能预约、智能身份认证、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等智慧政务服务建设”,并“探索创新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公共服务场景”。
这与丰都的规划不谋而合。唐守渊县长在推进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数字赋能,谋划建设综合应用场景,整合多项服务功能,更好为流动党员、异地商会会员和在外农民工提供高质高效跟随服务”。
这意味着,丰都县将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各地工作站的数据与服务,形成覆盖全国丰都人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社会治理创新进入新阶段。“十五五”时期,人口流动仍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丰都的“一委两会”模式,其价值不仅在于为二十六万在外丰都人构筑了他乡的“家”,更在于它探索出了一条治理跟随人口流动而动态延伸的新路径。
随着上海工作站的正式运行,这个曾经区域性的治理创新,正以其标准化、可复制的特性,悄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同丰都的“凤鸣平都”案例获得国际传播大奖一样,这个西部县城的治理实验,正为流动时代的全球治理难题提供着来自中国基层的智慧。(张德兵)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