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新航站楼及陆侧交通中心工可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标志着未来将拥有T4航站楼,开启“空铁联运”模式。
四大航站楼形如字母“H”。批复指出,新建约69万平方米T4航站楼、新建约53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以及17万平方米的旅客过夜用房(酒店)及商业、办公配套设施等。建成投运后的萧山国际机场,在航站楼建筑面积、设计能力、机位数量方面将成为长三角仅次于浦东的第二大航空港。相关负责人介绍,T1、T2、T3三座航站楼设计规划年吞吐量为3300万人次,但去年萧山机场的吞吐量便已达到3557万人次,三座航站楼已经难以满足旅客的使用需求。规划的T4,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部分,建成后,现有的T2国际航站楼国际航班将搬迁到T4,T2航站楼改造后将另作他用。根据设计,新建的T4航站楼,位于T3航站楼西侧,比现在T1、T2、T3三座航站楼总面积大一倍。采用中央集中式布置方案,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其中国际1800万人次,国际旅客吞吐量的设计能力是现有能力的近5倍。新航站楼将在南北西三个方向,分三个阶段,新建7座指廊(候机厅至登机口的通行廊道)。第一阶段(2018-2022年)建成北侧3座指廊;第二阶段(2022-2024年)建成南侧2座指廊;(2024-2025年)建成西侧2座指廊。从空中俯瞰,四大航站楼总体形状如英文字母“H”,也就是“杭”字的首字母。
机场要新建一座高铁站。萧山机场三期项目,还规划建设一个综合性交通枢纽,也就是批复文件中提到的陆侧交通中心,位置在T3、T4航站楼之间。除引入地铁、机场快线、客运大巴、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外,批复中还明确提出,新建一座高铁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铁进机场是一个趋势,本期工程建设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建设一个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可以把航站楼还有高铁、地铁,客运大巴、出租车及社会车辆都集中在交通中心里面,通过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目前基本确定,机场高铁站近期(亚运会前)引入杭黄铁路、杭长高铁,远期(亚运会后)引入杭绍台二期。
机场三期项目将于9月底动工。萧山机场“空铁联运”模式,将由“计划建设”正式转为“正在建设”,整个项目将于2021年底基本建成,2022年上半年投入试运营。亚运会前,萧山国际机场将确定实现“空铁联运”模式。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