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58同城:今日对这四种房“爱答不理”,明天可能让你“高攀不起”

    有人说:2019楼市恐生变?楼市远比想象的还要冷?也有人预言:8月楼市热度接近“触顶”,降温已然来临。

    然而,随着国家统计局2018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的发布,也有声音认为,在房源减少与高价项目入市的共同作用下,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快速上升了二十年的中国楼市,每一天都在上演唱衰者与唱响者之间的博弈。

    诚然,国内经过数年的发展,物质生活发展到了极致,楼市也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98年商品房开启,再到2018年这整整20年时间,住房基础薄弱已经彻底发生改变,人均居住套数和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过往的任何时期,这是一场全民买房后的空前盛况。

    不可否认,楼市二十年,创造了不少的传奇,房地产也是最让人矛盾的产业,所有人都自发自愿的参与楼市。在这场盛宴中,所有参与者都赚到了钱,而没有参与的人,则是痛惜不已后悔不迭。

    楼市过热,造成社会资源过度集中,贫富差距加大,于是政策开启调控,但调控从来不是限制房地产发展,而是纠正楼市方向。从而让房价再次回归正确轨道,楼市过于火热,调控就会加码。

    当然,坦白来讲,这么多年,调控并不阻碍楼市欣欣向荣。

    除此之外,国内楼市由于土地供给,购房群体,海量杠杆等因素,导致楼市失去了基本的居住属性,成为了众人诟病的根源,而更多的人也同样对楼市的未来迷茫:未来哪里才最值得购买?

    回顾过去,楼市此前开启的一轮上升周期,已经让国内房价到达阶段高位,很多家庭都不止一套住房,市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楼市也整体稳住。换句话说,供需基本稳定,大部分地区购房机会有限,楼市也已经到达新的阶段。

    所以,要改变过去的一些思考方式,因为稍不注意,未来数年都有可能在高处站岗。并且开发商如果还是像过去一样过量开发,那么要不了几年,楼市也会玩完。所以,楼市现在的机会58同城有以下几点看法:

    1各大城市之间的枢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链接带,这些区域目前价格相对较低。用过去的眼光来看,这类区域可能让人看不上眼,但这些地方未来一定会迎来价值重估。因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段和位置不再是房产选择的第一标准,宜居环境一定会成为楼市新的价值标杆。

    2国内住房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国人对房产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更多关于舒适,关于健康的附加条件,比如郊区别墅房,生态区的洋房,商业圈的大户型,旅游区,海滨城市。

    3地铁沿线的城市,不管从居住环境,生活成本,交通便利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这类房产也会迎来更多的机会,另外未来老年人住郊区,年轻人住市区,老龄化将彻底改变楼市的格局。

    4热门商圈的公寓可能迎来较高的估值,租金回报率高低成为了更多人购房的新方向,随着国家租购并举时代的全面到来,58同城安选房源和品牌公寓,长租公寓,需要更多房源进入租赁市场。那么商圈的公寓将成为新的热点。

    综上,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信息服务平台,58同城提醒大家:如果说过去二十年,是为了最基本的居住需求,那么未来十年,楼市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未来,这些地方的房价会让人“刮目相看”,但现在还没人买,这就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

    与此同时,对于有住房需求的人们来说,买房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一直以来房产市场调控频繁,不少购房一族也多采取观望态度,不少人更愿意选择租房生活。而对于急于入住的租客来说,申请公租房的繁琐流程赶不上自身需求,选择可靠的租房平台或许更加方便。58同城作为国内最大的租房信息入口,拥有海量租房信息,一直都在致力于帮助租客找到满意的房源,想要租到优质房源的租客可以通过平台中的安选房源找房,集中了平台中真实、优质的房源信息,租客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地区、租金、户型等信息进行筛选,助力租客租房更快捷。另外58同城平台中的直播看房功能更进一步的提高租房效率,租客通过平台就可以更具体的了解房源情况,省去了实地看房的时间,让租房过程更简单。未来58同城还将继续优化平台功能,为租客提供更全面的租房服务。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