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物联网卡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市场上对物联网卡的需求逐渐增大。虽然物联网卡没有通话功能,但物联网卡还是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这是什么原因呢?

    image.png

    物联网卡是三大运营商提供的满足智能硬件联网需求和物联网行业对设备联网的管理需求的流量卡,物联网卡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趋势。物联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刚结束不久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表示“互联网时代即将过去,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而且各大巨头在近期都加大了对物联网行业的投入,比如阿里巴巴就成立了达摩院专门进行物联网方面的研发。

    2.应用范围。物联网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以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穿戴以及我们所熟知的共享单车,这些都需要物联网卡做支撑。物联网的本质是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而物联网卡则是实现万物互联的桥梁,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3.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对于物联网的发展都比较重视,都在快速布局物联网,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2017年8月三大运营商就分别获得了新的物联网卡号段,加速在物联网方面的推动进程。

    物联网卡有哪些优点?

    物联网卡看上去和普通SIM卡区别不大,不过和普通的SIM卡相比物联网卡具备以下几个明显优势:

    1.成本。物联网卡不能打电话,只具备短信和上网功能,一般是用于智能硬件的连接,所以和SIM卡相比物联网卡的资费更加便宜。

    2.号段。万物互联,企业的智能硬件、设施设备动辄成千上万,数量级非常大,SIM卡的11位号码无法满足,而物联网卡是13位号码,采用独立网元,能够更加快速的实现物物相连。

    3. 管理。在物联网平台购买物联网卡之后可以享受平台提供的其他服务,比如在北京易通物联云平台购买物联网卡之后,北京易通会提供物联网卡的接入、管理、运营和数据服务;同时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安全高效稳定低延时的行业解决方案与平台支撑,帮助客户搭建完善的物联云服务应用体系。

    image.png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正在从硬件设备(如硬件、传感)升级到软件平台和垂直行业应用。万物互联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有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连接设备。这个数字是现在的六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是目前电信运营规模的两倍。

    可以想象,物联网卡未来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物联网卡的使用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根据要求安装芯片模块或设备;二、有开发运营平台;三、批量开通物理网卡。这是物联网卡的本质用途。

    说到物联网卡哪家好?不得不提,北京易通集团采用三道程序检测标准,第一道运营商按我司要求在发货之前对卡的坏损、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测以最大化保障用户使用。第二道拿出一定比例批次样卡在进行12种以上设备上检测信号及稳定性。第三道拿出一定的批次样卡进行在8种以上环境下(消防间、水泵间、机房等)检测信号及运行稳定性。我们敢于承诺所有物联网卡均是运营商原卡,假一赔十!现与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推出高稳定、高速率物联网卡,目前已有2000多家合作企业。我们提供7*24小时的售后服务,同时为顾客提供一对一的专门客服服务。承诺在第一时间解决客户的疑惑。

    北京易通的物联卡支持在线充值功能,充值和流量消费明细清晰,并支持批量导出,对用户来讲,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消费的不透明,比如说花了多少钱以后呢,不知道自个消费了多少的流量,那么这一点是非常让人担心的,在北京易通的物联卡产品里面,不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北京易通的产品都是透明的,从后台冲了多少费,消费了多少,都有一个清单让你提供观看。

    北京易通,三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服务我国的物联网行业,专业的技术团队,精良的售后客服服务二十四小时在线,如果你有物联网卡这一快的需求,那就联系我们吧,相信一定能够让你在这次浪潮中抓住机会。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