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网红国民早餐——壹早壹碗教你走出“网红魔咒”

    黄太吉煎饼、乌云冰淇淋、脏脏包、……这些网红单品是否出现在你的视野中?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餐厅和饮品店似乎只要冠以“网红”之名,都能在市场火上一阵。但一夜爆火之后,不少网红餐饮店却迅速“降温”,最终难逃“短命”的魔咒。故此,业内关于网红品牌一直流传着“一年红火两年降,三年四年换行当”的说法。

    image.png

    擅长营销形成网红假象

    网络刷赞、雇人排队,花式套路成就网红店

    对网红产品的依赖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年轻一族的一种生活方式——吃喝玩乐追着潮流走。

    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脏脏包,市面上已涌现出数款堪称现象级的网红品牌。为尝一尝网红美食,消费者甚至不惜排队几个小时,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这与花钱刷“赞”,线下雇人排长队的花式营销套路有着莫大的关系。“打造网红餐饮店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第一步先制作一段精细的宣传视频,第二步找一些抖音网红、美食博主’真心’分享,第三步营造供不应求的假象。”业内人士透露,正是因为当下粉丝规模疯狂增长,网红经济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餐饮店才欲通过花式套路将自己打造成网红店,以求赚得盆满钵满。

    形式大过内容,网红店来势汹汹谢幕匆匆

    这些网红店之所以难以长久,主要在于过分依附情怀、炒作、颜值这些手段,形式大过内容,缺乏真正的内涵。“网红”餐厅大多都是情怀讲的比产品好,往往借助名人效应,情怀感染,引起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却因忽视产品对于品牌影响,难以形成复购,餐厅必定会走向倒闭、关店的道路。

    互联网营销”的鼻祖雕爷牛腩,跨界思维把营销方式玩出不同花样,当品牌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的时候,没有几个消费者记住产品,逃离不了难吃、价格贵的通病。

    “在餐饮店的加盟圈里,通常的做法是将品牌炒火后赚一把,做两年再去加盟别的品牌或者品类。”有专门从事餐饮投资加盟的人士透露。

    如何成为 “长久”的网红?

    首先警惕网红现象的发生,对于传统餐饮来说,一夜爆红,被捧得越高就会摔的越惨,面临的将会是大面积亏损,那么我们看壹早壹碗是怎样才能成为 “长久”网红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借鉴。

    1、产品核心战

    餐饮是需要回归本质的,了解餐厅最核心的竞争力,夯实产品实力,才能更好的与对手搏击。

    “网红”餐厅:具备口味差,产品少,易于复制,便于跟风,难养成口味忠诚度,不能持续火爆等特点。

    壹早壹碗从豆腐脑和豆腐脑绝配——油条和煎饼,并且不断衍生出多种味道豆腐脑、油条、煎饼,持续升级,丰富早餐菜品。

    2、注重产品升级与体验

    在这个日新月异生活圈中,每一天都在改变,新鲜事物的更迭,消费者就会被更新、更流行的东西所吸引,消费者除了拍照打卡外,更关注产品的升级与消费的体验。

    餐厅需要稳定核心产品的口味,也要定期更菜单推新菜、制定不同的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此外,稳定的舒适的消费体验依然是成功的核心要素。

    3、营销爆点

    “网红餐厅”不是完全没有可借鉴的地方,其营销手段与模式值得传统餐饮所借鉴的。不过前提是产品稳定,持续创新,标准化管理和优质的服务等一系列手段,打造出成熟的品牌。先守正后出奇,才能在竞争激烈餐饮市场中站稳脚跟时,再依靠互联网、自媒体等媒介将品牌宣传出去,将会为品牌带来更大的提升。

    4、强化供应链

    资深业内人士曾说一句话:品牌第一,就是渠道第一。壹早壹碗在品牌建设之初,就规划好强大的产品供应链,建立了先进的中央厨房,完善的冷链配送,无缝衔接的站点,高效的服务团队等。越早谋划,就越能占得先机。

    此外,站稳渠道,让利加盟商,不断升级服务团队,培养城市合伙人等举措,让壹早壹碗在成为网红的时,也可以更长期的“红”下去!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