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侗寨黎货借云集出山,会员电商助农打出“公益+旅游+消费扶贫”组合拳

    10月25日,会员电商云集“百县千品”项目上架了一款来自贵州黎平的桔红茶。

    这款由浙江大学全球农商·云集新农人研修班一期学员吴川平团队研制的产品,拉开了云集助力黎货出山的序幕——当天,黎平与云集携手启动2018首届电商消费扶贫日。后者将利用自身电商优势,扩大农产品销售,发力东西部协作,带动黎平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云集公益基金会配合当地政府,向黎平电商助农服务中心项目捐赠50万元,用于扶持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除了帮忙搭桥卖货,云集还将为黎平集聚人气引流。云集高级副总裁张铁成表示,已将黎平列入了新农人班学员们课外实践的“打卡点”,云集 会尝试在此打造一个新农人长期实训帮扶基地样本。同时,云集在其APP开通专门频道,向4000万用户传递黎平对云集 会员景区免门票政策,打开旅游+消费扶贫的入口。

    云集方面透露,此次与黎平的合作,是其发力会员电商助农,打造“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五位一体扶贫模式的首次探索。

    一年孵化39个农产品品牌,100名返乡青年受训

    “双育”模式让农村产业活起来

    黎平川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川平没想到,入选首期新农人班会给他和家乡黎平带来这么多改变。

    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受普洱小青柑茶的启发,吴川平的团队研制了黎平桔红茶。

    今年初,吴川平报名了浙江大学和云集合办的“乡村振兴千人计划”新农人高级研修班。该项目计划用1亿资金,以3年时间培育1000名新农人,打造100个乡村振兴新农人扶持样本。根据项目设置,优秀学员有望获得项目合作单位的深度融合和指导,其中的佼佼者有机会获得由云集提供的专项资金扶持。

    吴川平就是其中一个幸运儿。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来,通过力图培育孵化 100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百县千品”计划,和为农村培养电商产业人才的“乡村振兴千人计划”,云集“双育”模式已成为农村电商扶贫的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其育品项目销售农产品超过10亿元,14%左右的农产品从原产地就提高了采购价格,并创造出品牌溢价,惠及全国34个贫困县的28万贫困农户,一年时间为19个省份培育孵化39个农产品品牌,直接助农增收超过500万元;育人项目推出的电商培训覆盖全国31个省份,透过100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回乡带动电商培训10000余人次,助农规模超过4万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余户。

    景区免票线下导流,公益、旅游和消费并行农村扶贫

    在打开农产品上行的高速路同时,云集也试图把人气带进美丽的黔东南、带进大山,为黎平这一杭州对口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多开自身造血管道,让农村扶贫实现真正的双向互通。

    此次与黎平签订合作时,正逢云集乡村振兴千人计划第二期培训班学员到当地参加培训,项目组还特地邀请了30名黎平新农人旁听。未来,黎平将作为新农人的长期实训帮扶基地,与全国返乡创业青年们发生更深度的链接,并借助千名新农人,为黎平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25日当天,云集还与黎平肇兴旅游公司(黎平旅发委下属国企)达成协议,今后云集 会员到黎平肇兴侗寨(2018春晚分会场之一)等景点旅游,将实行与杭州人民一样的免门票政策。云集将在其APP上线专门入口,宣传经由帮扶合作开通的免票地区,鼓励其用户去往当地旅游、消费。

    张铁成透露,这一配套频道将会随着云集电商扶贫的步伐不断丰富,“不久之后江西安远5A级景区三百山也会加入进来。”

    活动当天,成立不久的云集公益基金会捐赠了50万元,用于建设“贵州省黎平县云集电商助农中心”。该中心每年将至少帮助20户400名贫困人口脱贫。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