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MIT全球科技青年论坛聚焦AI 出门问问李志飞探讨AI价值落地

    10月27日, 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联合主办的“全球科技青年论坛——Meet 35”在北京举办,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受邀参加并发表演讲,分享了他对于AI价值落地是否应该做To B的思考。

    image.png

    作为一家AI语音赛道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李志飞2012年创立出门问问后,便坚持选择了软硬件结合的To C商业化道路,希望推动智能语音更早、更直接的让消费者使用到。但路径的选择并不是商业的边界。To B的市场是大多数AI公司的选择,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每年面对媒体,李志飞也常常会被问到——“To B, or not To B”。

    会不会To B?什么时候To B?李志飞今年用行动做出了回答。出门问问今年陆续开启了系列To B业务,推出了AI语音芯片模组、AI智能客服、AI智能反欺诈等一系列To B的智能语音解决方案。

    而为什么现在To B?出门问问To B的独特优势在哪里?在本次论坛上,李志飞首次给出了详细解答。

    如今,随着AI技术、环境和用户认知度的变化,AI语音交互已经开始成为普适性技术。“站在新起点上的出门问问,今天的商业战略选择是To C + To B。”他说。

    “To C的体验,To B的商业”。出门问问所采用的To C+To B并行策略,是以To C为主,To B为辅。而在To B的商业上,出门问问也区别于一般体验比较糟糕的公司,能够提供To C的体验。李志飞表示,To C的体验是出门问问做To B的优势所在。过去几年长期To C的积累,为出门问问积累了自主完整的技术栈,带来了快速定制的能力;积累了软硬结合的终端产品,带来了一站式服务的能力;积累了消费场景的经验,带来了提供完整用户体验的能力。

    这些都是传统纯To B的公司无法做到的。目前一个很普遍的情况是,很多公司为To B客户提供的应用体验并不好,而出门问问能够把消费级的体验和服务结合起来,提供给客户一个完整的产品体验。

    具体如何实施呢?李志飞给出的答案是“向上游深度集成芯片,赋能更多To C设备;向下游深耕技术方案,绑定更多To B场景。”

    李志飞调侃道,To B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关系”,而To C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全面”。在拥有同样AI技术资本的时候,做To B意味着必须先要通过层层“关系”拿下客户,在拥有足够客户建立足够案例之后,才有了真正To B的敲门砖。而To C虽然要求的能力全面,但在这个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市场,却更有机会能够凭借技术和产品创新,做出规模化。

    这也是出门问问过去To C背后的逻辑——快速找到可掌控的AI应用场景,建立技术、产品与商业的正向循环。由于拥有着全栈式AI技术和软硬结合的核心竞争力,To C这条路,出门问问走的水到渠成。

    2012年,出门问问创立后,在短短一年内做完了AI技术积累后,便尝试将AI技术落地到To C的消费级场景。2013年,出门问问进行了微信服务号、手机APP、Google Glass、Wear OS平台等多种形态的语音助手产品探索。2015年,出门问问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的软硬结合产品智能手表TicWatch,首次完成了技术、产品、商业的闭环。

    此后,出门问问围绕可穿戴、车载、家居等可掌控的多场景,更新了TicWatch系列,推出了智能耳机TicPods系列、智能音箱TicKasa系列、智能后视镜TicMirror等软硬结合产品,进行更大规模的产品迭代和商业循环。

    据了解,出门问问的软硬结合产品已经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进入全球包括BestBuy、Challenger在内的3000多家主流线下渠道商店。其中,TicWatch已成为全球第4大智能手表品牌,并常年蝉联美国、日本、英国亚马逊智能手表畅销榜第一名。TicPods Free在海外更创下TWS耳机众筹金额第一名的纪录。

    image.png

    To B的新战略选择,帮助出门问问形成了语音交互+IoT的全面布局。具体的执行策略,则是根据智能设备对于语音交互依赖度的高低,来先后布局。先推出自有产品,以此来掌控语音交互依赖度最高的设备,例如智能音箱、智能车载、智能手表、智能耳机;再推出AI语音芯片模组问芯A1,来赋能行业IoT设备,如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机器人、儿童设备等,以此来拓宽多媒体内容语音交互场景;其后,再通过即将推出的问芯B1等,赋能更多IoT设备,如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灯泡/插座、其他小家电等,进一步丰富语音+IoT生态圈。

    最后,李志飞总结道,出门问问的AI价值落地,从To C而起,如今To C + To B并行。不论To B,还是To C,出门问问都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做To C和To B的所有产品与服务。因此最终围绕的还是一个自始至终的初心与使命——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推动大众进入人工智能消费时代。他畅想的未来是,AI真正走入每一个人的生活,触手可及。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