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OD界知名的翔知羽白OD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组织发展OD和HR实践者(CODP)年会”于2018年10月25日在上海圆满举行!
本次年会邀请了国际OD大师——曾任ODN董事会主席、OD发源地NTL董事会成员,目前任职于NTL研究所的Matt从美国亲临年会现场,分享国际经典OD理念和前沿实践。来自外企、民企等不同行业、一百多位OD/HR 实践者们从国内四面八方汇聚一堂,展开了丰富的交流互动!
从美国远道而来的Matt做了主题演讲“在当前混沌时代,为什么OD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建设如此关键”。Matt凭借着三十多年对于OD领域的研究和扎实的实践,为全体参会人员分享了从“组织发展OD的定义”、“如何做OD(OD涵盖的领域)”,到“VUCA时代进行OD的流程和方法”等丰富的内容。他的演讲为在场的OD实践者们解开了很多困惑,对于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VUCA时代,OD突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之后,年会进入了极具特色的“OD实践者互动回廊”环节。这个环节围绕十二个分享主题,以开放空间的形式让参会者可以自由与来自外企、民企等丰富多元文化背景的OD实践者交流互动。这些互动板块的主题是:“基于组织发展的业务孵化机制”、“用OD的方式做员工敬业度”、“参与式策略规划在销售目标达成会议的应用”、 “创新文化的实践“、“跨国团队并购后的整合”、“如何用OD助力高管团队的战略反 思与对话”、“用OD的方式做复盘”、“进化教练——组织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革命”、“OD视角下的华住酒店集团教练店项目”、“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组织中层领导团队动态胜任力建设”、“横向领导力在纵向组织中的应用”、“发展内部HR的OD能力,致力业务伙伴的效能提升”。由翔知羽白OD中心高级顾问袁琳邀请分享者们上台做了自我介绍,他们来自百词斩、金佰利、上汽通用、西部数据、华住集团、微软、苏州九龙珠集团、Nutricia、创问中国教练中心、Ward Howell,以及我们翔知羽白OD中心。分享者与参会者在近距离的互动中激发出了多样的灵感和火花。这个环节的互动也为所有与会者在未来如何开展OD的实践打开了更多元的视角。这个环节和平行工作坊穿插进行,共有3轮,确保了参会者和分享者的充分交流。
本次年会的平行工作坊环节,比去年增设了一个分会场,达到了5个,10-30多人的小班,让更多的互动交流得以发生。由特邀嘉宾Matt、翔知羽白资深顾问黄建东、高级顾问冀红&上汽乘用车员工发展高级经理王瑛、阿里巴巴OD资深专家刘庆(花名:秀心)&礼来制药HR总监吴越、复合型高适领导力公司(英国)CEO Nick作为各个分会场的带领嘉宾,将全场参与者带入围绕五个主题的深入互动和交流。五个主题涵盖了“从全球OD能力模型来看:如何成为有效的内部OD实践者”、“OD是如何激发组织创造力的”、“欣赏式探询在OD中的应用”、“OD如何助力业务组织——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实践特色”、“释放组织范围内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者)的潜力——基于复杂混沌理论视角的领导力发展”这些当下本土OD实践的热点。
在大家从平行工作坊回到大会场后,翔知羽白OD中心创始人心梅(Maria)发表了主题演讲:“为何OD在本土企业实践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Maria引导大家关注从宏观到微观的外界环境和科技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HR 工作的影响,比如AI人工智能,进而探讨了“智能商业时代的到来,对组织意味着什么”,在快速发展的企业场景下,基于人本的OD理念、价值观、方法论和实践能发挥的创造性作用。
在又一轮的平行工作坊和互动回廊之后,在Q&A问答环节,Matt针对大家提出的:"在VUCA时代,组织多变,怎么用OD的手段应对?""如何快速建立信任?"等问题,给出了基于“Use of Self”的OD理念的建议。
最后,大家组成三人小组,做了围绕一天学习和体验的互动分享。
“OD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个系统的思考方式”
“本届年会让我对OD这个角色有了更强烈的感知”
“CODP年会提供了很好的network机会”
“回去后,我要带着OD视角做HRBP”
“在这里看到了OD的实践,这些实践是活生生的、有效果的、有冲击的,看到了OD实践者在勇气中绽放出来的魅力”
大家有感而发,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收获。
年会的最后,翔知羽白OD中心合伙人心梅、黄建东、阎明一起上台致辞,希望通过CODP这个平台,大家能够联结和交流,希望大家把今天的交流所得带回去进行实践。三位合伙人向各位来宾表示了感谢,并期待明年再相聚!
本届CODP年会是我们翔知羽白OD中心举办的第二届OD实践者年会,继续秉持了我们的初心:促动中西OD创新实践的分享交流,为OD实践者们搭建一个彼此分享、学习、交流的平台!满墙温暖的留言卡片见证了这一美好心愿的实现!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