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动过钱包了?现在你购物、消费都怎么付钱?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一部手机搞定”。这种情形放在5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再往前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的日常交易支付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最初的现金,到之后的各种银行卡,人们钱包中的内容不断增多,“一卡在手,行遍天下”是当时银行打出的最响亮的广告语。而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迅速风靡,手机扫码、NFC近场支付等大行其道,支付更加便捷。
2003年至今的15年被认为是支付行业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三方支付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0年6月央行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从事支付业务需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后,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助推,我国支付行业突飞猛进,它在极大提高用户支付便捷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支付市场的服务水平。一批创新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迅速崛起,在支付体系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作为首批获得央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企业之一的拉卡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企业。
拉卡拉多年来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大力经营支付收单市场,获得了差异化的长足发展。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拉卡拉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中终端扫码受理笔数行业第一,智能支付终端投放量行业第一,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行业第二。
第三方支付成技术创新先锋军
发展至今,第三方支付行业已成为金融技术创新的先锋军。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带来行业效率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以支付业务为基础拓展增值服务,为中国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提供力量。
第三方支付行业是买方和卖方中间交易的媒介,买卖双方不是通过现金交易,而是通过终端与互联网来完成支付,买方要付款需要卖方提供二维码扫码或者是POS机刷卡,之后卖方则需要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结算服务收到款项。
众所周知,如今在扫码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因淘宝和微信的流量占据了绝大部分面向消费者的C端市场,C端支付已是红海,而对应的商户收款端则有万亿市场规模,易观智库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6.96万亿元,这背后交易笔数以及支付数据之庞大可想而知。当第三方支付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与精细快速的功能迭代就变成对技术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如今金融科技竞相争夺的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来看,支付经历了几代技术的变革。第一代是基于原来的卡机支付,诸如借记卡、信用卡等磁条、芯片的银行卡支付,第二代则是条形码、二维码等码支付,第三代应该是物联网支付,而第四代可能是生物特征支付。
与我们通常认为的需求驱动技术创新不同,在支付行业,则是技术变革驱动着支付升级。第三方支付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支付行业中站稳脚跟,离不开技术上的未雨绸缪与提前布局。尤其在B端场景中,数据和技术无疑是移动支付的第一生产力。
拉卡拉基于创新抢先布局智能支付 领跑行业
作为今年上半年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中终端扫码受理笔数和智能支付终端投放量双第一的企业,拉卡拉长期致力于经营B端收单市场,在支付变革中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率先推出智能支付终端产品,能够统一受理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统一结算,给商户经营带去了极大便利。
同时,拉卡拉依托其品牌力和遍布全国近4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服务网络、千万级商户资源快速布局终端,占领市场。近年来,拉卡拉大数据和云平台开始发挥威力,渗透各领域细分场景,并带动其支付业务转型升级。
据拉卡拉技术研发负责人介绍,要完成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与精细快速的功能迭代,传统的开发模式难免成为业务增长的绊脚石。拉卡拉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中,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区别于传统的开发模式,采用了分布式信息系统,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增大,可以完美实现服务组的平滑扩展,高效地实现百亿级交易流水的业务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渠道下沉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地推能力,是业内普遍认为的拉卡拉的核心优势之一。这是一种短期无法复制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拉卡拉此前尽管面临盈利方面的压力,但依然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坚持大量投放智能支付终端设备,推动了扫码支付的普及,为用户获得顺畅的扫码支付体验奠定了良好的底层基础。与此同时,拉卡拉凭借科技的持续创新,进一步提升商户的精细化服务水平。
像海鲜市场、菜市场、便利店等,不同的场景支付收单清算的需求不同,不仅要依靠业务团队对商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例如回款时间),也要依靠研发团队设计多样的受理端产品,满足多场景的支付需要。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拉卡拉紧密结合科技手段加快创新步伐,通过“线上+线下”、“硬件+软件”的形式升级优化支付收单流程,持续推出了智能POS、超级收款宝、收钱宝盒、全能收款码等产品,满足了各类商户聚合支付、智能支付的需要。
拉卡拉技术研发负责人也指出,业务是随需而动的,对于新的业务需求而相应提出的新的技术要求,要越快实现越好。技术研发并不会坐等需求的更新,而是在“看不见的台下”基于对行业前景的洞察进行前瞻性的预演,这样才可以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更新日益加快的当下拥有一席之地。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科技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上,才能在行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获得发展。目前,在抢先布局智能支付终端、拥有千万级商户资源的基础上,技术创新方面已经领先的拉卡拉,正在着力打造底层统一、用户导向的共生系统,其业务已经涵盖支付、金融、征信等领域,成为了一家综合性金融科技集团。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