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连续三年蝉联摄影行业TOP1,盘子女人坊双11营销玩法全解密

    中国风古装摄影领导品牌盘子女人坊,近日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连续三年创下摄影行业第一,2018年双十一当日不到1小时打破了2017年的新纪录,在这场剁手党的狂欢中,实体经济借助电商的翅膀来了一场漂亮的狂欢战。

    (数据来源于天猫后台)

    不禁让人好奇,传统摄影如何能做到如此大的交易量,秘方究竟在何处?

    粉丝经济助推中国风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总量从占比全球的1.8%到占比全球的14.8%已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均GDP达到928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已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文化成为了流行风口,中国古装剧更成了文化的窗口,攒足眼球的【扶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延禧攻略】更是风靡全球,剧中人物原型也成了粉丝们的效仿目标。盘子女人坊抢占商机,开创与热门影视剧IP合作的新方向,以剧中人物原型版权授权复刻至古装摄影中,让众多粉丝在追剧的同时也能体验剧中人物的风姿,众多影视明星也成了盘子女人坊的形象体验师。

    场景即产品,中国风成生活常态

    数据显示,古装摄影男性的比例从最原始的0已上升至5.8%。年龄横跨18到50岁之间,其中80、90占比最高,达74.8%,二次消费的客户占据消费客群的40%。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中国风古装摄影自带场景的属性,市场正发生着裂变,美已不再仅是追忆及女人的专属,它已成为更多人生活常态的一种展现形式。场景的属性为盘子女人坊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在场景的营造上,盘子女人坊线上布局“在线照相馆” 线下布局“中国风文化体验实体店”,客户通过手机一秒穿越感受中国风趣味,在线下实体店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穿越之美,值得一提的是盘子女人坊旗下儿童摄影品牌“风绫儿”从进店的古风设计到历史文化图集、展览馆,让孩子们的空暇时间可以在这里学习中国文化,将趣味性及体验感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打破传统壁垒,实现无缝对接

    盘子女人坊通过线上预约的人员已达86%,透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在营销方面,盘子女人坊早已实现线上接单+线下情景体验的商业模式。盘子女人坊已打通全网渠道,形成自有媒体,2大双微号、微博号粉丝突破100多万,抖音号阅读量更是突破1亿人次,同时各大电商旗舰店相继开花,不断引流载入,获取大量流量。“渠道中心“不断揽客,“电商中心”立即转换。超密度配合,让客户体验感迅速提升。

    古典与艺术的结合,原创系列获高赞

    据盘子女人坊双11数据了解到占比最高的还是原创系列,数量达的85%,而影视IP仅15%。盘子女人坊所有原创系列均来源于历史中出现的经典人物或古诗词歌赋的意境刻画。在遵循历史的基础上,盘子女人坊“百人研发中心”结合时尚元素,纯手工制作,一针一线勾勒出最精致的服饰,一笔一画绘画出最美的妆容,原创系列的匠心之作,颇受客户赞同青睐。这也为众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了选择。据悉盘子女人坊1000余套原创系列已有600多套申请了著作权,同时每年还在以100多套的数量增加。

    原创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更得到了资本的亲睐,前段时间盘子女人坊获得了“以坚持投资中国原创,成就中国创业者”元创资本近亿元融资,这是继青岛智信A轮投资,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和菁英时代B轮投资之后的C轮融资。据盘子女人坊的创始人杨健先生介绍“未来,我们还会继续输出更多好的原创作品,基于的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支持,在场景上做更多的便捷性及社交性嫁接,让我们的客户能够随时随地更轻松、愉悦的体验到中国风艺术,在我们的门店享受到更好的中国风体验”

    据悉,盘子女人坊成立于2003年,十五年来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像写真摄影中的创新运用,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时尚的艺术形式相融合,以一系列独具东方美学的人像摄影作品开启了艺术写真摄影的“中国风”时代。现在已形成以中国风艺术体验为特色的综合型文化产业集团,布局成集摄影服务、摄像服务、文化传播、服饰设计研发、产品生产制作于一体的“五业并举、多元发展”格局。致力于成为集文化、娱乐、体验式消费、传媒为一体的东方迪士尼,不断提升中国美在世界的话语权。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