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光明日报社、光明网,共同推出的“改革开放40年回眸,我们和北京一起绽放”外籍专家评北京巨变微纪录片,引发了广泛热议和好评。在这部纪录片中,手机扫码、乘车码等移动支付体验让光明网多次点赞,成为纪录片中的亮点之一。
在纪录片中,印度雕塑家巴拉特兄妹对于在北京用移动支付的体验感触深刻: “在北京感觉生活特别的方便,无论去哪里买东西,还是坐公交地铁,都可以用微信支付。”
因为对中国的向往,巴拉特兄妹十多年前便来到北京求学。从原先人手一辆自行车,到如今出租、公交、地铁等多样出行方式和乘车码等扫码出行先进体验;从刚来北京市需要带钱买东西,到如今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遍布大街小巷。如今,信息化时代的科技发展,让像巴拉特兄妹这样的外国人时刻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生活方式的巨变。
不止巴拉特兄妹,在这部系列微纪录片中,很多外籍专家都在采访中都对这些年来移动支付的体验感受深刻。“有了微信支付,你可以加油、付网费、交水电费、坐公交车。我尝试过一周移动支付生活,所有消费都是通过手机支付,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来自智利驻华大使馆的梅娅,也已经成为移动支付的忠实拥趸。
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在华外国人感受非常深刻,也成为了改革开放40年的鲜活名片之一,这也难怪光明网这部系列纪录片多次为手机扫码、乘车码等移动支付体验点赞。
在中国,移动支付在购物和交通等各个领域正在快速普及。而从2017年开始,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场景的最新产品——乘车码,让搭乘公交地铁的百姓开始体验更便捷更环保的出行方式。最新数据显示,乘车码目前在全国已经吸引了超过5000万用户,覆盖城市超过了100个。
乘车码是腾讯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二维码乘车服务。有了它,就可以代替交通卡来便捷搭乘公交地铁,出门只需要带着一个手机就够了。这张小小的乘车码,有效解决了以前坐车买票忘记带钱、没有零钱、排长队买票的困扰。而先乘车后付费的计费模式,不需要提前充值,百姓坐车再也不会出现刷卡时余额不足的尴尬。
“来了北京以后就不想回去了”,这是巴拉特兄妹的真实心声。未来扫码购物、乘车码等移动支付体验的魔力将会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亲身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最新成就。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