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金沙江资本伍伸俊:AI“引爆”产业互联网

    日前,京东云宣布“AI+云计算”的云智能全价值链产业赋能新战略,京东云将与京东AI业务深度结合,推动产业互联网。京东发力产业互联网的立足点:京东云“数据、场景、技术、生态”+具有产业属性的AI能力,对生态进行赋能。

    而在稍早前,腾讯云正式公布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的五大重磅更新。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完善的产品矩阵,腾讯云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应用落地,助力产业升级。

    金沙江资本(GoldeSand Capital)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伍伸俊就此表示,在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特别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基本趋势,为智能+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2019未来国际论坛,高雄市长韩国瑜(左五)、金沙江资本伍伸俊(左三)等人合影

    金沙江资本伍伸俊指出,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在产业互联网中起重要作用。有很多实例说明,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管理,可以改进生产效率或提高产品质量。

    以智慧停车市场为例,受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双轮驱动,智慧停车万亿市场渐具雏形。汇集了无感支付、立体车库、智慧停车云平台、TI6S车牌识别道闸一体机、第三代停车机器人等行业前沿智慧停车设备与解决方案,吸引了阿里、小码联城、腾讯、海康威视、大华、立方、金沙江资本等跑马圈地。

    2018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4亿辆,停车收费规模超过7000亿,车位投资需求在万亿之上。预计未来几年,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以20%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金沙江资本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伍伸俊认为,互联网巨头介入智慧停车行业是因为在整个出行市场中,停车行业存在巨大的战略价值,共享汽车、共享出行领域已被资本清洗,公共交通领域限制性因素较多,资本的逐利性定格在了智慧停车领域。阿里、腾讯、金沙江资本等巨头入场,客观上可以推动行业快速迭代。

    伍伸俊指出,人工智能(AI)热度不减,并逐步与具体场景相结合,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资本应将目光投向那些关键核心的AI技术,很多细分赛道供应链解决方案远远没有达到最优,而利用大数据打通各个环节,提高人、货、物的匹配效率,降低各个环节的费用损耗,其中必然隐藏机会。

    金沙江资本伍伸俊与Slawomir Lachowski

    而在消费端,AI、5G等技术也正在推动万物互联的深度融合。

    以数字银行业务为例,金沙江资本与IBM、国际知名银行家Slawomir Lachowski合作,对所有银行核心业务都进行了数字化,对每一项指标都进行了预演。如果数字银行这项成果一旦成功,必将大大降低银行核心业务的成本,并显著提高银行工作的便捷性,效率的高效性。

    IBM也对这个成果十分满意,称赞“Bank in the box(盒子里的银行)”。但这不是潘朵拉的盒子,而是普罗米修斯的盒子。

    2018年9月,伍伸俊和Slawomir Lachowski共同打造的“金沙数字银行”拿到了英国监管机构FSC颁发的银行牌照。对此,英属直布罗陀政府十分重视,首先提出与金沙数字银行合作,为欧洲甚至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金沙数字银行”内测完成后将面向大众开放,并开展远程开户。用户可以下载APP到手机上,支持个人及BVI、开曼注册的公司远程开户。该银行账户有多种货币户口,用户可以随意以最优汇率进行货币兑换,进行7*24无限制转账,完全可以解决跨境汇款时所遭遇的种种窘境。

    金沙数字银行提供理财、投资、股票交易、购买对冲基金产品、申请手机信用卡、申请借记卡、ATM取现等传统业务。金沙数字银行提供最快捷的互联网体验,也是最具性价比的互联网银行服务。

    金沙江资本伍伸俊表示,中国正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通过形成倍增效益和叠加效益,构筑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推进人、机、物更广泛的互联,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推动生产和运营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的优化,带动整个产业向智能化阶段迈进。

    伍伸俊指出,在技术研发、政策举措和商业需求的共同作用下,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依然保持着如火如荼的态势继续发展。未来5年内AI应用将迎来爆发期,包括自动控制在内的各种产品技术与场景都将快速迭代。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