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运动健身习惯养成、大型国际赛事带动以及国家政策鼓励的影响下,中国运动健身行业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步伐。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更是让运动健身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带动大众运动健身生活方式的转变升级。
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运动健身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行业整体结构发展不均衡、运动健身领域的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等。投融界平台上的综合性新运动生态圈平台项目,力争用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打造全新运动生态商业体系。日前,我们专访了该项目的创始人朱鸿熙。
投融界:朱总,是什么原因让您创业这个项目?
朱鸿熙:我本来是一名体育老师,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现实,以及一些历史原因(老教师老思想)对体育学科仍然很不重视,加上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差别,导致体育老师的工作除了按部就班没有价值。
我又是一名田径教练,体育体制内的比赛处于体系垄断状态,特别是涉及运动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包括比赛机会和升学资格),存在机会少并且少数人掌控资源的现象,导致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失去了向上发展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基于这两点,我希望能够改变运动市场机制还体育运动应有的面貌。
投融界:您可以介绍下您目前专注的综合性新运动生态圈平台项目吗?
朱鸿熙:首先体育运动大环境是一个生态,我们国家的很多关于体育的问题(包括中国足球、学生体质健康等重大问题)因为历史原因,体育文化生态出现了过度开发和破坏的情况,所以我首先提出的关键词是“生态圈”。
在这个生态圈中,底层是休闲和娱乐性质的运动,比如钓鱼、高尔夫、散步等。中间层是健身、健心性质的运动,比如健身房的一些服务项目、各大小运动场馆中消费的项目,目的是起到增强体质、改善气质的作用。上层是我们看到的竞技运动,就是体育比赛,可以产生巨大的享受和经济价值的,比如我们知道的NBA、欧洲足球联赛等。
这里要强调的是所谓的中间层不是以项目划分的,而是以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划分的,每个项目都有三个层次。我们目前对三个层级的认识有些是错位的,也是我们生态状态不稳定的原因。
以上说的是生态平台的基本单位。从商业角度出发,底层、中层和上层都可以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比如常见的器材、饮料、服装和培训等板块,每一个层次都有这些板块围绕,而每个层次的消费需求又是不一样的。拿饮料来说,底层可以喝点清茶饮品或者纯净水,但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和代谢水平增加,喝点功能性饮料更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提高,而没有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喝功能饮料是多此一举甚至是对身体不利的。
再从项目角度说生态圈,我们认为相当于平台,因为各个项目各有所长,比如长跑是重视个性和韧性的,足球是重视团队和协作的。但是从业者经常会放弃做大市场的理念而选择抢占市场。所以我们用生态圈来整合各个项目,用体能的概念来连接各个项目(都需要体能),把各个项目像各种动物一样各自发展,良性竞争,最终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运动生态圈,这样我们的器材、饮料、服装和培训等相关产业也可以在各项目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最大化发展。
最后,从产业链来看,当我们的运动形态调整为合理的低中高三个连续渐进层级,我们的各个项目能够协调共进发展的时候,后端产业链就会产生明显的群体效应(例如妈妈群体、老年人群体等),再用大数据、互联网和区块链思维研究群体特征,打造出无限大的第二生态圈平台,这样就可以以运动为核心,开发出双生态商业平台模型。
投融界:项目从什么时候开始,目前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朱鸿熙:项目从今年开始策划储备,经过了不足两个月的发展。前期主要做商业理论学习、经验分享交流、整合资源以及一些市场调研工作。目前,项目大框架的事情基本完成,也做好了具体项目的具体规划和预算,接下来就等资金的加入,把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落实向前推进。
投融界:项目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朱鸿熙:我们项目模式有五个方面。互联网、平台模式,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整合的思维,我们需要接入“体能+”这个概念,把所有的运动项目整合进来,变成可以整体发展的一个网络、一种平台。
连锁模式。前期项目整合,中期做综合性运动商业中心,后期把前期的成果几何裂变发展,形成连锁型的新型业态。
品牌化模式。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提高服务质量,深入挖掘运动的人文精神,增强人们的品牌认知度,从而提高品牌商业价值。
游戏化模式,这是一种经营理念。因为游戏给人的好处就是没有压力,还有乐趣、还有回味。体育运动起源就是游戏,而我们因为应试、政治功能、过度商业开发让运动离游戏渐行渐远。
生态圈模式,蝴蝶效应解释了生态的连锁效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寻找到生态连锁反应的蛛丝马迹,再通过强化机制(强者愈强)和补偿机制寻找新的盈利点。
投融界: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咱们项目有哪些优势?
朱鸿熙:首先,理念先进。我们更多从人文价值角度考虑整体运营方向,避开因急功近利导致的后继乏力现象。
其二,平台化。行业内的竞争多从项目着手,我们希望大力发展每个项目,通过整体合作思维避开正面冲突,最大限度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利润下降。我们还会帮助各个项目发展,帮助他们开发新的产品和盈利点,这可以大大降低竞争成本,并且使整个行业发展壮大。
其三,整体开发,自然引流。特别是后端产业链的开发和整合才是真正盈利的开始。
投融界:盈利能力是一个项目的重要方面,项目有哪些盈利点?
朱鸿熙:项目的盈利点是多元化的,包括场地租用、技能培训、运动社群服务、运动心理疏导、教育服务、私人教练、器材、服装产品、竞赛服务体系等的服务费用。随着项目发展运营,服务内容将更多样化,利润也将更大。
投融界:能否介绍一下您的融资需求?以及您对投资人有怎样的期待?
朱鸿熙:此次我们计划股权融资500万元,所融资金主要用于建设运动工作室、运动中心、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等,希望能与诚信、务实、立足长远的投资人达成战略合作!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