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千锋教育与华为云达成战略合作 协同开拓智慧未来

    在攀登信息通信技术的“珠穆朗玛峰”时,华为选择了最难走但最富希望的一条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华为集团依然坚守初心,肩负“中国智造”的理想和使命,立志搭建全人类共享的万物互联开放生态。这与千锋教育始终坚持“做真实的自己,用良心做教育”的理念,以及成为一个有情怀、有良心、有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的愿景不谋而合。

     

    (图一:签约现场讲解合作细节)

    8月16日,本着“协同开拓智慧未来”的合作宗旨,千锋教育与华为云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正式缔结为云服务战略合作伙伴。今后,双方将充分整合优势资源,聚焦IT职业教育培训以及普惠AI、云服务基础设施创建展开深入合作,为我国IT教育产业以及通信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添砖加瓦。

    加强双方 资源共享 力促 IT教育发展 步入 快车道

    IT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增长空间巨大,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在可预见的未来,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快速融合、互为载体,将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因此,作为具有标准化课程体系的全国性IT职业教育培训品牌,千锋教育与华为云的签约合作,预示着IT教育行业的前沿领域与国内顶级通信技术发展深度融合,蓬勃之势、锐不可当。

     

    (图二:千锋教育与华为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对此,华为云授权销售中心总经理路正出席签约仪式并表示:“随着科技发展,Cloud2.0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华为云是用在线的方式将华为30多年在ICT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客户。千锋教育作为国内领先的IT职业教育机构,得到了广大企业认可以及上万学员的信赖。因此华为云与千锋教育在云服务基础设施以及AI人工智能等方面将进行深入合作,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高层战略合作,携手共建云服务基础设施。”

    随后,千锋教育教研院执行院长兼Python学科总监古晔介绍了千锋教育的发展现状。他表示,“能够作为千锋教育代表参加此次签约活动内心十分激动。相信在华为人不懈努力下,华为云在国内乃至国外市场份额将逐年递增,成为国际顶尖云服务商。此次战略合作,双方不仅在服务器使用以及技术层面展开合作,并且在教学方面也将有深度合作,千锋学员可以更早接触云服务,优质学员有望获得华为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希望此次与华为云的战略合作能够为双方未来发展再添动力,祝愿双方合力为行业赋能、加快创新、再创辉煌。”

     

    (图三:达成战略合作)

    坚定协同发展理念,恪守IT教育初心不动摇

    正所谓“合则赢,分则输;合则进,分则退”。作为中国IT职业教育优质培训机构,千锋教育高度重视校企共建、企业合作等战略合作,并成功与180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每年有数百万人受益于千锋教育举办的各类实训、讲座、技术沙龙等,且年培养优质人才20000余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极强实战能力的应用型IT工程师,驱动IT产业发展浪潮的革新,助推IT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

    根据本次签约合作,千锋教育与华为云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后续双方将深入开展多领域合作:华为云将为千锋教育的学员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并派遣华为工程师为千锋的授课讲师开展实战技术培训;千锋教育加入华为云经销商伙伴计划,积极引进华为云产品和服务,向华为云了解和学习最新技术,更新教学大纲,优化教学服务,为学员强化技术功底、拓展学习视野、加强实践演练提供宝贵的实习机遇。与此同时,千锋教育对在枪林弹雨中浴火前行的华为云及华为集团彰显出来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华为精神表示高度敬仰,并激励自身在国民IT教育产业中更加踏实、坚定地走下去。

    向标杆企业看齐,携手同心助 推产业 向前

    30余年来,华为生于忧患,从一穷二白的初创企业,扩张、发展、壮大成为全球行业领导者之一,背后凝聚着强大的企业领袖意志与定力,亦是中国万千企业韧性强劲、不折不饶的发展缩影。一如千锋教育自创立伊始,九年风雨兼程,从籍籍无名发展到如今遍布全国18个城市,拥有22所分校的全国性IT教育培训领域中坚力量。

    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历史滚滚车轮一往无前,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千锋教育与华为云没有退路,唯有砥砺奋进、俯首深耕,才能合力奠定中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的智慧未来。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