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MARKETS指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词,金融科技则成为延续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接力棒。GMMARKETS了解到,当前从“互联网金融热”转变到“金融科技热”,大家对于曾经的“互联网金融热”还记忆犹新,中国金融科技下一步将向何处去更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GMMARKETS认为,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本文想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一是演进的背景,二是当前的格局,三是未来的趋势。特别是对于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研判,供大家决策参考。
金融科技进入下半场
GMMARKETS指出,当前金融科技的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背景性转变,可谓从上半场进入了下半场。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历史背景,也许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可能就是盲人摸象。
当前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基于技术渗透到技术溢出的大转折。我们很多人身在其中,经历和感受了这场巨变,但是可能没有清楚地意识变化的重大意义。过去两百多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要是科学技术一步一步渗透的过程。以往技术经济学主要在讲渗透,新技术不断影响、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与政治等等。技术渗透越来越深入了,从国家到企业、到家庭再到我们的每个人。
今天技术的渗透已经无以复加,渗透到了我们的社会最底层。传说西湖边上的乞丐也是用二维码收款,这是技术渗透到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典型例子。再一个就是技术渗透的颗粒化到了个人,让个人已经完全技术化了,技术化的智人等等这些判断已经出现。技术的渗透已经使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再也没办法用原有理论解释了。
技术渗透的结果是解构和碎片化。前段时间“解构”和“碎片化”对人类社会的产生了巨大影响。最近几年黑天鹅现象频发,以至于人们说已经是黑天鹅湖,原有理论没办法解释这些现象了。因为人们继续在沿用传统的思维,解构、碎片化渗透到极点的时候,其实就产生了反转,即技术的溢出,用凯文·凯利的说法是涌现,新事物、新技术、新模式不断的涌现出来。
因为技术已经不再是高技术,而是变成了底层技术,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的手中,随时可能迸发出来。这种局面就使我们很多的预言家们没有预言能力了,在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迸发出黑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改变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我们的监管经常是被动应对,滞后的问题更加严重。
如果这时候我们思维没有转变,对于这种技术溢出的迸发、涌现没有准备和认知,可能就是被推着走。五年前有一个监管领导问我为什么要去鼓吹互联网金融,我说不是我鼓吹,我只不过比较早看到了这个潮流,就像在钱塘江边我看到了大潮滚滚而来,我只不过喊了一声:大潮来了!技术变革与金融发展的融合大潮已经无法阻挡,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才不致被动和逆反。
今天新物种涌现已经是技术溢出的典型反应,如果我们看不到技术溢出在不断的重构,可能就要被淘汰。技术溢出的过程会不断的把我们的个人重组,出现新的合伙制,组织出现互联网组群、社群,我们的社会制度、工作方式等等都在重新改变。技术溢出正在重构的我们的社会,涌现、重构、整合,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就是沿着这个反转轨迹在发展。技术经济学要从渗透论转向溢出论,这是我们政策要调整方向的理论基础。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