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速读,速记,这是一种能够快速阅读并且记忆的读书方式,最初是因为会议记录需要而产生的。但是就在近日,多家教育公司竟然表示能够通过一种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方式达到惊人的阅读效果。宣称用1-5分钟的时间就可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还能复述完整的内容。
据说科幻小说界流行一句“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指的是当作者编不下去时,往往会用“量子力学”的神秘力量来让剧情延伸下去。这句话似乎也能代入现实,改为“父母不决,量子力学”,没有那些因望子成龙而陷入迷失状态的父母,怎么会有这种骗局生存的空间?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大房间里,快速地埋头翻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生风。看到孩子们快速翻书的画面,感受到的可能就不是指尖生风,而是满屏尴尬。这种所谓的量子速读培训几乎可以跟骗局划等号,为何还有那么多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
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市场上仍有多家机构推出蒙眼识字和量子速读,称孩子可以蒙着眼睛感知色卡,更有甚者提出闭着眼睛也能看书!经调查发现来自媒体曝光的量子速读来自于多家机构:
“量子波动速读”也引发了巨大质疑,被不少网友称作是“交智商税”。新闻记者了解到,有多家教育咨询机构在推介包括“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物”在内的课程,费用不菲。
不过,当记者向一家机构提出现场见证时,屡被拒绝,称“状态不好”。他们称这样一些课程和“灵性的东西”有关,“信则灵”,交流中还不断说着“气功”“特异功能”的词汇和故事。
在与某机构一名李姓负责人沟通的过程里,对方就提到过“量子波动速读”的课程。她给邓女士发了自己儿子“量子波动速读”的视频,视频中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本名为《培养富儿子》的书,随意而又快速地翻着页,嘴里念念有词,内容就是与书名有关的一些内容。李姓负责人称,这个课程要花19800元,不过如果报名“照相记忆”的课程,则可以赠送速读和灵感作文。
李姓负责人说,要学“量子波动速读”,得先学“超感知潜能开发”,“不靠眼睛——不管是睁眼还是闭眼,通过快速地翻书,感知书里的图画和内容……讲出来……练习到后期,和书上的吻合率达到80%”。
“1~5分钟就可以看完10万字的书,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近日,堪称2019年度儿童教育培训中最令人迷惑的“量子波动速读法”引起了网友热议。从微博上流传的视频来看,多名6~10岁的儿童在教育机构老师的“指导”下,围坐在一起不停翻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拨起来,先不要感知。书拨到一半放到额头上,翻开来,在这本书里面畅游一下,感受一下你进入到这本书里面的感觉”……
孩子曾坦白:是我偷看到的
邓女士回忆,报名前,一个小孩子现场给他们展示了“倒背如流”的“技能”,“当时就震惊了!倒着背,还带标点符号的。”她很快就交了近万元费用,学习“蒙眼识物”,“据说可以培养专注力”。
为什么会带孩子报这个班?邓女士直言,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孩子有那样的能力,那么上学考试就不用那么辛苦了。邓女士每周都要带着孩子去“学习”。在邓女士的印象里,现场会播放一种音乐,孩子则会被用眼罩罩住眼睛,然后将色卡摆在额头中间,说出色卡的颜色。这样的过程,他们被叮嘱在家的时候还要反复练习。
不过,邓女士注意到,孩子有时候会偏头,“好像在偷看”。她提出来后,孩子被“老师”要求不要再偏头,“然后他识物就不准了”。她还注意到,如果把孩子的眼罩换成全眼罩,识物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邓女士告诉新闻,孩子有一次就告诉她,“其实识物是他偷看到的”,这令邓女士哭笑不得。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要总想走捷径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竞争渐趋激烈,各式各样的牛娃让家长倍感压力,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对培训机构宣传各类超能力培养非常着迷,甚至失去了基本的常识与理性,在某种程度上“走火入魔”了。
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一些家长出现教育焦虑是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焦虑就去“跳坑”,或者把孩子往坑里推。无论是“蒙眼识字”还是“量子波动速读”,为了让家长觉得钱花得值,一些机构必然使出各种欺骗手段,结果家长花了钱、孩子付出了精力,最后孩子不仅知识、技能没学到,反而学会了怎么骗家长。家长的焦虑或许在被骗中得到了满足,但这样的培训到底是为家长服务,还是为孩子服务?
对于家长来说,什么是科学的教育理念?最基本的一条,恐怕就是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要总想走捷径,不要总想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总想着让孩子掌握“超能力”。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