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以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为重点,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一、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可以很坦然地面对每次体检卷紧胳臂的绷带,毫不担心自己的血压会出现问题,但是,今年将高血压的主题定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可谓适逢其时,高血压年轻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这里援引网上一篇关于“高血压年轻化”报道的数据。温州东华医院体检中心内科主任李国桢分析说,2015年在该中心检出1508例血压偏高患者,其中104例为20~35岁,394例为36~45岁。其中大部分30~45岁的血压偏高者身处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职务,比如经理、部门主任等。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20~35岁占比6.9%,36~45岁占比26.1%,也就是45岁之前基本占据了1/3,这个比例已然不低,再加上地域因素的影响,在东北、西北、中部等饮食口味较重、吃盐较多的省份,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更高。
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高血压的主因
对于老年人而言,年龄增长自然带来的血管硬化是诱发高血压的主因,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诱发因素有所不同。
首先,就是高房价、高物价带来的“压力山大”。年轻人要买房购车、生儿育女、赡养老人……,职场上争先恐后,月月评比,年年总结,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样大的压力下,年轻人本应该更加注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但恰逢智能手机、娱乐化时代到来,凌晨刷屏、半夜撸串、天天外卖又成了太多年轻人的常态。那么,对不起,上天不会眷顾不珍惜身体健康的人,年轻人患高血压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更可怕的是年轻人无视高血压的存在
30岁的武汉人唐先生干着销售工作。26岁时,他就查出“三高”,医生建议他服药控制,并改变生活习惯,可唐先生却认为自己年纪轻,不会有太大问题,继续各种应酬,平日里也是,平日里最喜欢喝各种饮料,几乎不怎么喝白开水。
不幸发生在了30岁,前不久,唐先生突然感觉左手无力,喝水都无法吞咽,家人发现后,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唐先生是突发脑梗,处于脑干部位的血管堵塞,引起左侧身体无力及吞咽功能障碍。幸运的是,这一次的梗塞面积不大,而且没有影响到生命中枢。
经过及时救治,唐先生再次脱离危险,却留下了肢体无力和吞咽障碍的后遗症。
以上某权威媒体发布的一个案例很清晰地展露了年轻人患高血压的心态:不在乎,该吃吃、该喝喝,甚至也不主动测量并控制血压,最终导致脑梗甚至猝死。这样的案例在年轻人中绝非个案。
保险,并非为了让大家用上,而是为了不幸万一来临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去看病,减少后顾之忧。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保险并不容易购买:通不过绝大多数医疗险产品的健康告知,不能购买。即使有可以购买的产品,也基本上将与高血压相关的心梗、脑梗等高血压并发症作为除外责任。
易安保险不倒翁脑卒中产品有效解决了年轻高血压患者购买医疗保险几大难点,除此之外,最近易安保险不倒翁脑卒中保险将诊疗医院从三甲扩展到了国家公立二级及以上医院,极大地方便了突发脑梗时就医的医院范围。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