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青海交通精准扶贫为百姓致富

    图为贵德县河阴镇邓家村村民马成龙和孙女在家门口等进县城的公交车

    “交通精准扶贫是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了广大群众最迫切的发展愿望,我村通过3年来的道路建设搭起了连心桥,修通了致富路,群众满意度非常高!”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二连村党支部书记刘文玉说。

    农村奔小康,基础是交通。为助推老乡们早日实现“小康梦”,一直以来,青海交通运输部门在建好国省干线公路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到2016年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15万公里,实现了98.6%的乡镇、91.9%的建制村通沥青或水泥路。

    根据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省交通运输厅加强汇报沟通,及时编制完成《青海省交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18)》。同时,继续加强与交通运输部的汇报衔接,认真落实中央精神,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加大对青海省的支持力度,为我省交通精准扶贫工作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地处青海省东部门户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国定贫困县,全县有125个贫困村、1.07万户贫困户、4.22万贫困人口。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作为公路路网“毛细血管”的村道硬化建设缓慢,严重影响群众的脱贫致富,2014年底,全县村道硬化率仅为55%。

    为改善农村通行条件,打通贫困村脱贫致富路上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民和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利用一年时间,在该县19个乡镇91个行政村实施村道硬化1632公里,硬化率达到88%,受益人口16万人。

    “不是党的政策好,光靠两只手脱贫干蛋呢!” 2016年拿到脱贫荣誉证书的贵德县河阴镇邓家村75老汉马成龙百感交集。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土墙,路又窄,出行不方便不说,车子掉个头都难。2016年,村里修通了平整宽展的沥青混凝土路,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每隔40分钟就发一趟,许多村民也买了私家车。他儿子靠跑运输,半年不到就挣了3万元。

    “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配套道路建设,县上除积极争取省交通运输厅的精准扶贫项目外,还整合资金3.8亿元,一次性解决了122个行政村的道路通畅问题,对老百姓的脱贫致富作用相当大。” 贵德县交通局局长石金刚说。

    今年,青海计划完成农村公路投资30亿元,结合交通精准扶贫目标任务,新改建农村公路6000公里,新建便民桥梁200座,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1个“摘帽县”和500个退出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