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宁、合安、合巢芜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步入全面建设阶段、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合龙在即、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顺利按时间表完成县乡公路畅通工程建设任务……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之后,省交通运输厅迅速动员起来,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在全省交通运输领域加快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构建铁路网“融通”、高等级公路网“联通”、水运网“贯通”、民航网“互通”、县乡公路网“畅通”的现代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今年1-7月份,全省交通运输投资稳步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6%,同比增长13%。
创新发展,为经济转型增动力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降低物流成本,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成长夯实支撑、优化环境,增强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推进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目标和宗旨所在。
上半年,全省交通运输领域加大降本增效力度:1—7月份,全省减免高速公路ETC货运车辆通行费3.1亿元,减免高速公路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费6.29亿元,减免船闸过闸费747万元。
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挥多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也是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的重要路径。省交通运输厅已经编制完成综合运输服务规划,旨在进一步密切交通与铁路、民航、邮政等部门联系,积极推行空铁联运、空路联运、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等综合运输。同时,稳步开展先进运输方式试点,有序推进我省13个交通运输部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积极引导企业整合货物、车辆资源,降低车辆空驶率。积极培育、引导、申报国家多式联运项目。
全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撑。上半年,省交通运输厅编制发布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年-2030年),统筹考虑交通、游憩、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开发,推进一种及以上“快进”交通方式通达4A级景区,两种及以上通达5A级景区,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助力“旅游脱贫”。同时,坚持以项目支撑旅游发展,大力实施高速公路扩容网化工程、国省干线升级提质工程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动省市、市县一级公路短直连接,努力实现重点旅游乡镇四级及以上公路连接,等级公路与3A级以上景区及其他类型的景观园区、重点乡村旅游区短直连接。截至目前,我省大别山旅游通道已建成通车,在建高速公路半数项目进度超80%,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900公里,新增一级公路105公里。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提前谋划,迅速部署,已经累计下拨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30.58亿元,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公路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协调发展,为区域联动筑平台
与沪苏浙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等高对接,为全省奋力进军全国发展第一方阵构筑坚实支撑,是交通运输实施协调发展行动的首要任务。
省交通运输厅在“十三五”全省交通运输规划以及高速公路网、普通省道网、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编制中,坚持与江苏、浙江等省同等级规划、同标准实施,确保建成后无差别衔接。规划实施后,我省对接长三角高速公路省际节点增加到26个、普通国省道省际节点增加到72个。
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在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加快构建。今年将开工建设芜黄、来安至六合等5条高速公路。全省开工建设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中对接沪苏浙项目占比42%。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水阳江航道整治等对接沪苏浙的水运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江海联运强力推进,马鞍山市与舟山市签订了江海联运战略合作协议,合肥集装箱港已开辟合肥—太仓,合肥—郑蒲—上海航线,马鞍山郑蒲港迎来首条外籍货轮进港。
推动省内五大区域板块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正在为全省实施协调发展行动计划构筑重要支撑平台。
为此,我省提升中心城市通达能力,重点提升省会城市与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县域城市短直连接水平。目前,省辖市间通高速率100%,市县一级公路连通率55%,其中合肥、阜阳、马鞍山、淮北、淮南五市全部实现市县一级公路短直连接。
着力打造合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合肥都市圈快速通道建设,促进繁忙路段扩容升级,合宁、合安、合芜高速改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合六高速扩建、合霍阜高速已启动前期工作。
着力构建皖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过江大通道建设,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可确保今年底建成通车;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加快推进。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淮河干流整治工程已开工建设。
着力补齐皖北和大别山区交通短板。加大对皖北地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重点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在项目安排上突出扶贫导向予以优先支持,在资金安排上对省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和20%,进一步改善皖北地区和大别山区在全省交通洼地的面貌。
着力建设皖南“畅安舒美”交通样板。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本位优势,加快“绿色公路”建设、打造以G206和G347为代表的一批“畅安舒美”示范公路,以点带面,路景相宜。
推动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着力重点在于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网络全面覆盖,畅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神经末稍”,全省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绿色发展,为生态建设探新路
交通运输行业是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也是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
今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安徽省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快了在全省构建绿色公路、绿色水路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步伐。岳武高速安徽段等4条“绿色公路”建设中积极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倡导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管理。通过“绿色水路”建设,严格把控港口规划、岸线审批和建设等源头环节环保标准,切实加大长江干线非法码头和无证经营码头治理力度。
加快构建绿色运输装备体系和绿色运输组织体系,是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前7个月,全省新增及更换新能源公交车1219辆,占比84%。全省80%以上的出租车完成“油改气”。皖江和巢湖LNG综合示范区被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列为试点,新建2艘LNG动力运输船和改造7艘LNG动力运输船,污染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我省在货运物流行业积极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促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有效衔,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运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全省物流综合服务网络。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推动公交行业立法,《安徽省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有序推进合肥国家公交都市、全省公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开放发展,为外向经济畅通道
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是安徽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主攻方向。交通运输推进开放发展,目标就是为全省构建起高效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外向大通道。
公路大通道是外向大通道的基础支撑。我省正加快构建高速公路网、完善普通干线公路网,加快打通区域“断头路”,构建循环畅通、通行畅捷的公路网络。 “十三五”时期实施2000公里一级公路“网化工程”和4000公里二级公路 “提升工程”,2016年以来,已累计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5136公里,新增一级公路772公里,到“十三五”末,市县一级公路连接将达到75%以上。
打通水路大通道,对构筑外向型开放大通道意义重大。我省坚持打通纵向通道、畅通横向通道并举,加快构建“一纵两横”高等水运网。纵向通道建设上,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建设,沙颍河、合裕航道一系列扩能升级正在实施。横向通道建设上,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对万吨级船舶的适航能力明显提升。淮河干线航道等级提升工程正在分段实施、加快建设。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通道,是构筑开放大通道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目前,我省正在依托公路、港口、民航重点站场,加快建设不同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全省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强沿江重要港口、合肥港等内河重要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航运枢纽,为发展内引外联的外向经济畅通大通道、构筑大平台。
共享发展,为民生改善强保障
交通运输是与亿万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民生事业,共享发展既是交通运输发展根本的理念遵循,也是必须把握的内在规律。
坚决打赢交通扶贫攻坚战,是交通运输共享发展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全省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进展迅速。截至6月底,全省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2.16万公里,开工率100.86%;县级道路畅通工程基本完工,较大自然村硬化工程、撤并建制村硬化工程完工率达75%以上。
省交通运输厅把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作为保障民生一项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实抓牢。 “十三五”以来,已经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0公里、危桥改造100座,全面完成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干线公路平交路口等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提升农村道路运输效率和品质,是交通运输共享发展的发力方向。目前,全省乡镇通达公路率100%、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99.9%。省交通运输厅正在部署各地编制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方便换乘”。
与此同时,农村物流园区(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完善集客运、货运、邮政于一体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点网络正在加快推进,有力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交通运输+特色产业”“交通运输+电商快递”等扶贫新模式正在不断取得新突破。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