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市近日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工作。今年底将完成7条线路104座车站AED配置。2022年底前,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AED设备全覆盖,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
AED被誉为“救命神器”,是一种便携、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在患者心脏骤停第一时间给予电击除颤,帮助患者恢复心脏跳动。过去一些年,有城市因公共场所未配置AED,有人没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而不幸离世。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客流量巨大,如果AED覆盖所有地铁车站,对乘客生命安全显然是一种有效保障。有调查显示,在开通地铁的城市中,多数城市并未实现地铁车站AED全覆盖。到2022年底,北京所有地铁站将实现AED设备与相关人员配置到位,此举将极大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和乘客生命安全保障水平。
笔者认为,实现AED对地铁等公共交通领域全覆盖,应成为每座城市的努力方向。这对于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增强城市对人才、投资的吸引力大有裨益。除了AED设备、操作人员配置到位,还要做好AED日常维护、看管,以及相关单位与就近医疗机构急救衔接等工作,这对城市的财政实力和管理智慧都是考验。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三部门部署河北、北京等地应急物资运输和交通保障工作
上路抢修保畅通
铲冰保平安 情暖你我他
内蒙:锦旗献给交通执法人
公交车专检 平安度寒潮
石家庄实行全面交通管控 离石需凭72小时核酸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