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京沈高铁近期投运 “轨道上的京津冀”进一步织密

    京雄城际全线建成通车,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间最快19分钟可达、广渠路东延地下快速路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副中心将添进城快速通道、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张“金名片”......昨天,北京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亮出2020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发展成绩单。据了解,京沈高铁计划近期正式投运,今年还将继续加快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等项目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将进一步织密。

    丰台火车站效果图。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丰台火车站改建工程年内完工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全线建成通车,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间旅行时间缩短至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间最快19分钟可达。同时,京张铁路延庆支线开通运营,从北京到延庆最快仅需26分钟,拉近了北京市区往返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距离”。

    京沈高铁计划近期正式投运,今年还将继续加快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等项目建设,计划完成丰台火车站改建工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筑牢织密。

    在区域公路网络方面,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公路东延工程建成,与中段、西延段共同打造一条大兴机场北侧东西方向的“横贯线”,连接多条纵向高速路。京雄高速启动建设,将实现北京与雄安新区1小时快速直连。国道109新线高速加快建设,与河北张涿高速、京蔚高速相连,填补北京市西向高速公路空白。

    此外,建成国道105、宋梁路北延、通怀路三期等普通公路,新增公路里程约70公里,良常路南延、国道104等加快实施,形成衔接京冀的新公路联络线。今年,将随京雄高速建设,实施车路协同示范工程,推进智慧高速公路建设。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效果图。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广渠路快速公交系统2021年建成

    去年,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推进城市副中心骨干交通项目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支撑区域发展。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交通功能与商务办公、综合服务功能高效耦合,努力打造成为“站城一体”的交通枢纽典范。

    据了解,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定位为北京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城市公共交通功能,同步实施地上经营性开发的配套地下工程,一体化实施范围约59公顷,地下工程总建筑规模达到约128万平方米,2019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加快实施。

    此外,全面启动东六环入地改造,有效缝合城市空间。基本建成广渠路东延地下快速路主体工程,加快实施通马路、通怀路等公路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周边新城交通联系。建成环球主题公园六环路立交和京哈高速立交,加快建设环球影城北、通马路交通枢纽,为环球主题公园顺利开园做好外围交通保障。

    今年,计划建成广渠路快速公交系统,加快实施副中心站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等重大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体系。推进温潮减河建设,加快完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保障防洪防涝安全。完成榆林庄、甘棠、杨洼船闸建设,推动京杭大运河京冀段通航。建成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启动区一期工程、张家湾公园一期工程,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推进一道绿隔实现“闭环”

    在绿化方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加快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结合疏整促工作,合理利用腾退空间,消除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完善城市生态格局,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2020年建设各类公园绿地近600公顷,为约50万市民提供便捷可达的绿色休闲空间。

    “截至目前,北京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去年,开工建设京城梨园二期、大兴区五福堂公园等一道绿隔公园4处。“十三五”时期累计建设一道绿隔公园21处,北京市超额完成一道绿隔“一环百园”建设目标。

    去年,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正式开园,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张“金名片”,为打造城市副中心市民活力中心奠定生态基础。此外,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实现开园迎客,加快推进温榆河公园一期及配套设施、园林绿化工程、清河生态治理及配套道路建设,启动实施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持续完善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推进一道绿隔“闭环”。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