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中国交通将有巨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在“十四五”期间,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一时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和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排碳大户,既要实现2035战略发展目标,同时要完成减碳重任。时代大考下,交通行业如何转型?

    全产业链协同规划是可行路径

    作为能耗和碳排放的主要环节之一,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又任重道远。

    业内分析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对交通运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和挑战不仅是对交通本身,对全产业链条亦如此。

    “未来整个交通链条,包括交通制造、能源供给、超级计算、数字交通,都将纳入到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范畴,以‘双碳’为牵引,将会激发整个交通各要素的迭代升级,到‘碳达峰’乃至‘碳中和’实现的时候,整个交通系统将迎来颠覆性变化。”在近日中国交通报与腾讯联合举办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出行绿色发展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这样说。

    对于全产业链条协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也认为,汽车、交通、能源行业构成了紧密且完整的“碳链条”,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约束,各行业的“双碳”目标和策略的制定必须要实现全方位协同,才能保证每个领域的目标都能落地。

    他进一步解释称,汽车是交通的载体,汽车转型的步伐决定了道路交通减碳的程度,交通的目标要和汽车的电动化进程相结合。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电动化汽车比例将会加速提高;这个加速发展又将作用于能源行业,电动汽车会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储能支撑。

    对于交通“双碳”目标的发展路径,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院长李兴华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分析称,面向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做好交通规划是首要环节,重点需要考虑交通布局与国土空间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交通供给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同时,要利用模式创新和新兴技术优化交通结构,做好交通网与能源网和信息网的协同融合,利用优势技术减少冗余,形成“生态—策略—行动—监督”的闭环体系。

    面对全新的考验,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交通运输“双碳”行动方案,包括产业政策、用人政策、降碳政策、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碳交易,涉及铁路、公路、水运、邮政等各个子行业。

    “‘双碳’战略不是一个简单的降碳路径和方案,背后还要考量科技攻关、科技先行、政策配套等诸多问题。”王先进表示。

    互联网技术加速“绿色新基建”

    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从承诺“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更短、任务更重。

    业内分析认为,这不仅体现了大国担当,中国同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量级挑战,是一个重启时代和重构规制的机会,需要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全面转型升级,新兴科技产业在其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节能减排领域,用过去的思维和方式,可能会使得节能减排的战略推动与产业发展产生冲突。”张永伟建议,应充分发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让区块链、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市场化驱动、法制化引导的方式来推进。

    交通电气化技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不断推陈出技术革新,在碳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蔚来CEO李斌分享了一组数据:蔚来自2018年6月交付第一辆新车到现在,用户已经累计行驶16.5亿公里,与同样里程的汽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减少了10.9万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服务,也更有利于全周期的碳排放管理。

    此外,互联网新技术正在不断与智慧交通领域相互融合,腾讯副总裁钟翔平也认为,持续加速的“绿色新基建”正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拉动智慧交通上下游环节的绿色发展,在减排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举例说到,在新基建大力发展的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网络等方面,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交通建设和运营方案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流的运转,减少资源的消耗。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