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交通可持续 未来可改变

    “交通能够实现人员和货物的流动,促进经济增长和生计,同时改善卫生、教育和金融等优质服务。它加强了连通性,有助于经济一体化,改善社会公平,加强城乡联系,并建立恢复力。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其对环境、社会和健康的负面影响。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预计这些排放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而其他污染物,最明显的是在许多城市中心,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也在增加。”

    以上是联合国官网上发布的一段声明,对2021年10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的意义做出了解释。根据联合国前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小组的报告,如果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现有的不平等现象,例如由于残疾、性别或偏远而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可能会更加根深蒂固。“可持续交通”旨在缓解这些负面影响,同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安全、负担得起、方便、高效和有弹性的方式造福今世后代”。人类要想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拥有更理想的社会,建设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将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当代交通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其是否平等地为所有人提供应得的服务,比如残疾人的通行便利,山乡居民的通行便利,事关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交通运行带来大量的碳排放,节能减排是全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在《巴黎协定》上签约限时完成的人类共同任务,交通作为排放的重点部门,任务艰巨但不容推卸,必须尽快找到并尽快落实完成任务的办法。

    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两方面看,仅仅在100多年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现代国家。但自从中国人民睁眼看世界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一直以比近几个世纪以来的人类平均发展速度更快的加速度在自主前进。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科技和行政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得我国拥有更强的能力,来建设让人民满意的交通,从城市基础设施,到山乡居民点出行和运输,从绿色环保,到节能减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应用升级,在社会层面和技术领域,我国都在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对未来负责的国家,用更平等的观念、更环保的技术,造就更美好的未来、更平等的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在可持续交通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走在世界前列。

    在《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我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交通国际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更好推进全球互联互通、民心相通,为建设繁荣美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本刊记者/宋亮)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