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一带一路”上的交通“明珠”

    自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8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变为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

    “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已有141个国家和包括19个联合国机构在内的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逐步落地,不少交通项目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工程——

    跑出“新热度”的中欧班列

    两千年前,一列列驼队满载着东方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一路向西,张骞、班超先后从长安、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抵达西亚和地中海各国,打通了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两千年后,在张骞、班超曾经走过的路上,取而代之的是火车的轰鸣声——一条条铁路托起了中欧班列。

    今年3月19日,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一列印有“十周年纪念专列”字样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站台,驶向一万多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

    10年前的3月19日,也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我国第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在此始发。列车轰鸣声替代古代的驼铃,沉睡的古丝绸之路开始苏醒。

    10年来,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青涩到成熟,助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为全球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命运纽带”,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如今的中欧班列,早已褪去10年前的青涩——

    从“独苗”到“人丁兴旺”。10年前唯一的班列线路“渝新欧”,2011年仅开行17班,如今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全国已铺画中欧班列专用运行线73条,2020年共开行1.24万列,首次突破万列大关。

    从“线段”到“网络”。10年前,唯一的班列线路“渝新欧”境外到站仅1个,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1个国家、92个城市。

    从“有去无回”到“满载而归”。10年前,由于中欧贸易不平衡、海外客户认知度不高,回程货源短缺曾是困扰中欧班列发展的难题。如今,大部分中欧班列线路已实现去回程货源基本平衡。

    去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际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在海运、空运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凭借安全高效的优势,成为“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

    1月25日,满载100个标箱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驶出义乌西站,这是今年全国首趟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13天后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再分拨到波兰各地,再次为欧洲送去急需补充的防疫物资。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共运送防疫物资939万件、7.6万吨,目的地主要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波兰等国,并分拨到更多欧洲国家,义乌、西安、武汉等多地开行了“防疫物资专列”。

    疫情发生后,全国发往欧洲的国际邮件一度积压超过1500吨。中欧班列对原计划通过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国际互换局以空运方式寄出的邮件进行紧急疏运。

    重庆、义乌、广州等地的中欧班列国际邮包专列在疫情期间持续运行,搭载的国际邮包中,主要是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等上万种跨境电商货物。

    “重生”的比雷埃夫斯港

    在希腊首都雅典西南方向12公里处,有一个港口——比雷埃夫斯港,这是中国与希腊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曾多次提及的一个地方。比雷埃夫斯,希腊语意为“扼守通道之地”,该港南面地中海,北靠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大陆地中海沿线距苏伊士运河至直布罗陀主航线最近的港口之一,陆上直通港区的铁路线延伸至中东欧腹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比雷埃夫斯港在地中海海域占有重要位置。

    然而,十多年前,因欧洲债务危机,希腊经济受到极大冲击,比雷埃夫斯港也经营惨淡,那时候的比港只有12座黄色的旧岸桥,途径的船舶改停其他港口,不少本地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国谋生。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认为希腊不具有投资价值。然而,中国企业仍大胆向希腊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随着中企的进入,比雷埃夫斯港逐渐焕发了生机。自2008年中企获得比雷埃夫斯港两个码头的特许经营权至今,比港逐步走出了风雨飘摇的状态。

    201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成功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多数股权,中远积极应对原有不利局面,多管齐下,稳定运营、拓展市场、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经过多年努力,港口终于扭亏为盈,吞吐能力不断增长,一跃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在世界排名中从2010年的第93位大幅提升到2020年的第26位,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繁忙的比港,给当地人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让当地人对中国充满感激。

    其实,在十多年前,一些希腊民众并不看好中国企业的投资,甚至担心中国员工抢了自己的饭碗。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一辆辆集装箱式半挂车、码头叉车穿梭往来,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现代化的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繁忙有序。

    塔索斯·瓦姆瓦吉迪斯是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商务经理,他发自肺腑地说道:“中国企业创造出了更多工作岗位,每个员工都得到了尊重和信任,中国企业带来了荣耀,我们所有人都感谢中国。”希腊发展和投资部部长乔治亚季斯满怀信心地说,“十年前在比港,我们翻开中希合作新篇章;十年后,希腊已摆脱债务危机,中国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我相信未来两国合作还会加速。”

    如今,依托比港,中远海运开通了从比港发往中东欧的专列运输“中欧陆海快线”,货运时间比传统路线缩短7至10天。比港项目对希腊直接社会贡献超过12亿欧元。希腊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大港,被视为欧洲“南大门”。以比港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海铁联运的形式在欧洲实现了完美衔接。

    通向未来的中马友谊大桥

    “中马友谊大桥改变了当地社会经济生活,并对马累市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今年8月30日中国援建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三周年之际,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长穆伊祖在祝贺视频中如是说。

    2018年8月30日,中国和马尔代夫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马友谊大桥在马累举行通车仪式。大桥全长2000米,是马尔代夫历史上首座跨海大桥,它的开通结束了首都马累与新兴城市、第二大岛胡鲁马累之间只能通过轮渡往来的历史。

    自大桥2015年年底开工,到海边观桥便成为许多马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马尔代夫女孩阿米拉在大桥通车当天下班后,再次来到海边。“大桥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我和身边许多朋友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如今,一件‘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这是一架通向未来的桥,我相信马尔代夫未来一定会更好。”阿米拉望着夕阳下的大桥说道。

    从地图上看,中马友谊大桥好似一根扁担挑起了两端的马累岛和机场岛。大桥不仅是两岛之间的交通通道,还推动了环马累生活居住圈的发展。

    马尔代夫中国贸易和文化协会副主席萨乌德说,马累大约1.5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居住着10万余人,为了改善首都拥挤的居住环境,马尔代夫政府正在与机场岛毗邻的胡鲁马累岛上建造惠民住房。如今中马友谊大桥的开通实现了马累岛、机场岛、胡鲁马累岛之间的三岛互联,为打造环马累生活居住圈打下了重要基础。

    碧海蓝天,椰影婆娑,浪漫的马尔代夫让人遐想翩翩。然而中马友谊大桥所在的开阔海域,周围几无遮掩,水深达46米,涌浪周期长,海底之下是复杂的珊瑚礁地质。在中方建设者眼中,在这一片狂风怒浪中建造一座大桥绝无浪漫可言。

    虽然艰辛,但来自中国的建桥者迎难而上。一场场实验,一次次在狂风暴雨中加班,最终铸就了马尔代夫的“大桥梦”。

    中马友谊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程多云介绍说,建桥者克服了施工海域长周期涌浪,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等恶劣条件,在33个月的超短工期内完成了大桥建设,开创了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特大型桥梁建设的先河,为今后的类似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如今,三年过去,中马友谊大桥不仅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活力,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成为中马友谊的一个象征。

    作为中马友谊大桥马方项目管理者,时任马尔代夫住房和基建部长的穆伊祖可谓是与大桥接触最为密切的人之一。2018年7月10日大桥合龙那天,穆伊祖曾表示:“眼看着中国建设者一步一步把大桥的蓝图变为现实,我感到无比激动。”也正因如此,现在每天都要从中马友谊大桥走过的穆伊祖对这座桥梁有着更深的感情。

    今年8月30日,穆伊祖通过视频祝贺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三周年并再次表达感谢之情:“8月30日是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三周年,这座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马尔代夫最重要的发展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建成促进了马累市的发展。愿马中友谊长存!”

    “串联发展梦”的蒙内铁路

    从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到赞比亚的新卡皮里姆波希、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到蒙巴萨、从尼日利亚的阿布贾到卡杜纳……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陆上,一条条中国标准的钢铁巨龙越过裂谷,横穿萨瓦那草原,与面包树擦肩而过,联通内陆直达临海港口。围绕着这些铁路,非洲百姓的生活也丰富了起来,他们乘坐着火车,感受到了交通便利和货物畅通带来的诸多好处。

    2017年5月,由中国路桥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的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蒙内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铁路全长约480公里,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将两城间车程从10小时缩短为5小时。2019年12月,蒙内铁路延长线—内马铁路一期建成通车。

    拥有一条现代化铁路是肯尼亚民众的梦想。肯总统肯雅塔在试乘时说:“这是转变的开始,这将为所有肯尼亚人创造就业、希望、机遇和繁荣。”

    “在总统注视下操作机车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康西莉亚是肯尼亚蒙内铁路首批招募的7名女司机之一,曾亲眼见证了铁路通车仪式。

    驰骋在蒙内铁路上,康西莉亚也搭上了个人发展的“快车”。如今她成功晋升为指导司机,负责培训新一批学员,中文水平也已经达到汉语水平考试四级。

    作为中肯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工程,蒙内铁路仅建设期间就累计创造3万多个本地就业岗位,并带动肯尼亚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康西莉亚认为,蒙内铁路将盘活肯尼亚物流业,推动东非经济发展。“我相信肯尼亚的铁路网以后会像中国铁路网一样越来越好!”

    从现代化的车站到舒适的车厢,从网上预订现场取票到严格的安检流程,从浅蓝色的车票到标准化服务的乘务员……这趟旅途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国印记”。

    蒙内铁路沿途一共有9个站,这条铁路连接的不仅仅是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非盟前副主席、非盟“一带一路”建设委员会主席姆温查在参观了蒙内铁路后,对精细化的管理印象颇深。他认为,正是这样的管理保障了蒙内铁路的安全运营。他说:“这里的管理精确到每一秒,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进展得非常顺利。这样的理念不论是对设备的管理还是调度人员的技能,都有所影响。事实上,蒙内铁路已经走过了将近5年时间,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得益于管理执行的准确性。”

    姆温查表示,蒙内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符合非盟2063议程,也是肯尼亚社会转型的重大项目,对于经济发展有很大贡献。作为非盟“一带一路”建设委员会主席,姆温查走访了很多非洲基础设施项目。他认为,中国将发展的成果惠及非洲,真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帮助非洲建设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让非洲有机会参与到全球贸易中。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