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快递坐公交,数学眼解码融合路

    ——鲁大学子探秘乐陵客货邮的“共富密码”

    七月的鲁北平原,金黄的麦浪尚未完全退去,一条条公路如同银色的丝带,在田野间穿梭织网。7月26日,一辆载着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星火·追寻”红色筑梦实践团与“小数点”志愿服务队的大巴,驶入了乐陵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园。这群平日里与微分方程、概率模型打交道的年轻人,此行带着一个特别的“解码器”——数学与统计的思维,意图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破解乡村物流如何从“最后一公里”的梗阻,蝶变为“共富新动脉”的奥秘。

    初探“乐陵模式”:五年盈利背后的民生巧思

    近年来,乐陵为统筹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交通、邮政、财政、商务、供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推动机制。将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全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在资金和土地等关键要素上给予大力保障,科学规划交通运输重点项目,通过专项债券、EPC等多种模式广泛融资,为项目建设筑牢根基。

    除了完善体制机制,服务阵地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样关键。乐陵创新采用“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力搭建“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打造了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配备先进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拣、统一配送,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整合利用乡镇原有的交通场站和邮政网点,设立了16处乡镇分拣中心,并以19处邮政网点作为补充,成功构建起“多站合一、集约共享”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体系。利用村内超市,在130个行政村设立村级快递驿站,每个村级驿站能够服务周边7至8个自然村。同时,制定客货邮融合发展推进方案和资金奖补方案,对于稳定运行1年以上的站点,每年给予2000元的资金支持。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真正打通了物流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进得去、养得住,长期发挥作用”的目标,进出港能力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不仅仅是为了降本效率,更藏着服务乡村的巧思。”鲁大学子们敏锐地捕捉到许多细节:合理的功能分区、清晰的流向标识、适应农产品的仓储区域……这些看似平常的布局,在数学学子眼中,仿佛一个个经过精心计算的“最优解”,指向同一个目标:让农产品和工业产品更快、更省、更稳实现双循环,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

    “硬骨头”的破局术:从“碎片”到“集团军”

    公交“带货”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快递进村和农货进城。那么,公交车与快递是如何实现“牵手”合作的呢?

    乐陵的答案就是“三力合一”:几年前,公交公司收回了原在个人手中经营的线路,淘汰了传统柴油公交车,投入了180辆新能源公交车。车辆更新后,却遇到了经营难题。运力虽然充足,但客流量太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线路。师傅们看着空荡荡的车厢,心里别提多着急了。时间班次都已经公布,就算是空车也得照常运行。”

    与此同时,乐陵市邮政分公司也面临着困境。近年来,农村居民线上消费日益增多,当地金丝小枣等农产品的外运需求也十分旺盛,邮政快件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人口分散,单条运输线上的快递包裹量仍然不足。如果将零散的农村快递业务外包给社会车辆代运,不仅成本高,还不赚钱。而且外包车辆管理难度大,经常不能按时送达,公司还会面临被投诉或罚款的风险。

    2021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通知》,为乐陵市公交公司与邮政公司的合作带来了契机。双方迅速“牵手”,公交公司承揽起邮件配送业务。

    多方合作带来了诸多好处,对于公交公司来说,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公交城乡全覆盖的运力优势;另一方面,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公交公司每年还能增加一笔配送收入。对邮政公司而言,一是降低了农村物流下行成本;二是客运班车有固定班次,能够确保准时送达客户。每年邮政公司节省投递费用,公交公司增加收益,真正实现了双赢。

    政府政策引导,像一位睿智的“规划师”,无偿回收私营客车线路,推行公交公营,实现“零成本、无震荡”过渡。市场化运作,如同精密的“算法”,将原本分散竞争的小微快递主体兼并整合,拧成一股绳,组建起统一高效的“快递集团军”;资源整合,则是关键的“融合剂”,盘活闲置资源,优化配置。这种兼顾成本与民生的基层智慧,让成员们频频点头。“以客货邮的深度融合,加快农村电商、乡村经济发展。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便利了百姓,更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绝佳案例,完全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其协同效率!”成员李欣仪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

    枣林里的“时空魔术”:数据流淌民生温度

    在乐陵市客货邮融合示范园快递分拣中心包裹装卸点,2路公交车司机张宝柱正有条不紊地往公交车上搬运快递包裹。作为乐陵市“客货邮融合发展・邮政快递专班”的一员,他的任务是将包裹运送到沿线乡镇或村庄的快递收发站点,并把需要寄走的快递带回。

    “我负责的这条线路,覆盖了18个村。”张宝柱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一件件快递包裹整齐码放在公交车上。20分钟后,公交车准时抵达朱集镇邮政快递收发站点。张宝柱下车后,与邮政工作人员认真核对货单、仔细清点包裹,完成交接后,又继续向下一个收发站点驶去。

    公交公司共设置了17条快递专班线路,提供定点、定时、定车、定线的‘四定’服务,每日运行约50个班次,代运邮件2.5万件,投递时效提前了1个小时。

    乐陵通过深化“交邮合作”,充分发挥城乡公交车的运力优势和邮政系统的基层网点优势,采用点对点作业模式取代原来的邮路串跑模式。这样一来,每年可为邮政公司节省投递费用30余万元,同时为公交公司增加收益20余万元,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为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乐陵积极引导快递企业入驻乐陵市快递物流共配中心,与公交公司合作开展代运、代收、代投业务,将原本分散的多家快递公司人员和车辆配送转变为集中配送,实现了人工成本节约50%、出港效益提升70%、派送效率提升40%的良好成效。

    “就拿金丝小枣来说,枣农通过手机传输订单后,快递员在10分钟内就能将枣林里的新鲜小枣运出,真正实现了上午在树上,下午在路上,晚上在桌上。德州市3个快递金牌项目中,乐陵的金丝小枣和调味品占据两席,每年配送业务量可达数千万件,为群众增加收入近亿元,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乐陵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振辉说。

    这巧妙的“四定”服务,带来了惊人的数据:邮政年运营成本直降400余万,配送效率飙升40%。“数学优化里的每一个变量,都在这里变成了老乡实实在在的便利!”成员卢婧感慨道。

    更深的民生温度,藏在2023年那项在山东省率先实施的惠民政策里——公交全免费。在候车亭,成员们偶遇了带着孩子去影视城游玩的青年父母。“现在在乐陵坐车不花钱,想去哪里去哪里,抬脚就能走!”枣乡人民眉眼间的笑意,那份真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无法掩盖。这份“说走就走”的自由,背后是乐陵织就的城乡通达交通网,是沉甸甸的惠民承诺。“数据不只是冰冷的指标,”成员赵娅斐动情地说,“人民群众的笑容,就是政策成效最温暖的‘统计量’。”

    青春刻度丈量振兴路:从乐陵样本到青年担当

    从2020年德州现场会,到2022年全国典型案例,再到2023年作为唯一县级市登上全国“四好农村路”会议发言席……乐陵市的相关做法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典型案例,成功创立德州首个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获批全国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其经验做法获评2024交通强国优秀案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重点报道。乐陵客货邮的实践轨迹,深深烙印在成员们心中。他们看到,乡村振兴并非宏大的口号,它就藏在飞驰的公交车轮下,在送达村口的快递包裹里,在老乡“说走就走”的便捷中。

    一天的探访结束,回程的大巴上,成员们热烈讨论的不再仅仅是公式定理。如何用图论优化更复杂的物流线路?怎样利用统计学分析客货流数据,预测需求高峰,实现更精准的资源调度?乐陵的“共富密码”激发了这群数学学子用专业所长服务乡土的无限灵感。

    青春的脚步丈量着乡村的脉动,数据的思维解码着振兴的密码。鲁东大学学子在乐陵的实践,不仅触摸到了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创新脉搏,更深刻理解了“小快递”背后承载的“大民生”。这份来自乡村振兴前沿的生动启示,如同一粒种子,播撒进年轻的心田。他们将以今日之所见所思为起点,尝试用理性的模型构建感性的连接,用精准的算法服务广袤的乡土,让青春在服务“三农”的广阔天地中,书写下属于数学人的、充满温度的振兴篇章。( 马亚杰  赵娅斐 赵泽睿涵 )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