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湖北公布综合交通三年攻坚方案 川鄂渝欠发达地区将受益

    新一条贯穿上海到成都的中国东西高铁大干线,正在逐步浮现。

    7月7日,《湖北省综合交通铁路民航城市轨道油气管道部分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18-2020)》公布,提出2019-2020年争取国家批准新开工建设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等重大项目,将沿江高铁湖北段纳入国家规划并尽早启动实施。

    近期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也提出,将形成成都经达州至万州至武汉通往长三角的高速铁路大通道。这表明,从武汉经过荆门、宜昌、万州、达州、成都的新沪汉蓉高铁已经逐步浮现。

    上述新线路意义重大。

    四川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江指出,四川希望建设成都经过达州到万州的高铁,是因为连接上万州,就可以与长江联系起来发展货运。

    同时,成都-达州-武汉的高铁建设,也将有利于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这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当地经济提升。”他说。

    沪汉蓉高铁新线浮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的沪汉蓉客运专线,主要经过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宜昌、恩施、利川、重庆、遂宁、成都等地。

    上述线路部分段在时速350公路,部分段时速200公里左右,也有部分段只有时速100多公里。

    因此,兴建时速350公里的全线高铁的需求迫切,为此国家提出了建设长江沿江高铁的思路。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沿江高铁通道走向是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包括南京-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万州-达州-遂宁-成都高速铁路(其中成都至遂宁段利用达成铁路),连接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贯通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10个城市群。

    按此看来,从成都到遂宁、南充、达州、万州,再到武汉,进而到上海的高铁,本来属于沿江高铁的一部分。

    一位铁路资深专家指出,沿江高铁不会是一条,会有主线,同时有支线,目前从上海到成都的高铁,不只是武汉到成都段会有不同的走向,从武汉到上海也会有不同的线路选择。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全力打通高铁进出川大通道,5年建成及在建高铁里程达到2300公里以上。加快新建成南达350公里时速高铁,同步推进西安经达州、广安至重庆高铁建设,形成成都经达州至万州至武汉通往长三角,以及成都经达州至万州至郑州至北京、经达州至西安通往京津冀的高速铁路大通道。

    上述《湖北省综合交通铁路民航城市轨道油气管道部分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18-2020年)提出,2019—2020年,争取国家批准新开工建设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武西(武汉-西安)高铁武汉至云梦直通线、武汉枢纽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将沿江高铁湖北段纳入国家规划并尽早启动实施,建成武汉至十堰高铁等项目约1012公里。

    这意味着从万州到武汉的沿江高铁,会走“万州-宜昌-荆门-武汉”。而从武汉到上海的高铁,可以选择的走向众多,北边会可能选择建设“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武汉到南京段需要重新修建),也可能走南向通道“武汉-九江-安庆-马鞍山-南京-上海”,或者走“武汉-九江-安庆-芜湖-湖州-上海”等线路。

    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指出,现在地级市一般都要通高铁,湖北目前只有荆门没有通高铁,新的沿江高铁通过该地后,从武汉到宜昌、重庆、成都都会不同于目前走荆州的高铁线路。

    川鄂渝欠发达地区将受益

    新的沪汉蓉高铁采用达州、万州的新线路后,湖北、重庆、四川的北部欠发达地区将有了新的发展机会。

    四川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江指出,在新的成都经过南充到达州、万州的高铁通车后,四川东向的通道会打通。“加上万州有长江经过,这样与黄金水道就连起来了。”

    “四川各地海拔差别大,通过向各个方向建设高铁,四川将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促进革命老区得到大发展。”他说。

    据悉,四川和湖北很多城市过去因为高铁发展,带动旅游发展,比如2017年湖北恩施全州旅游接待人数513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旅游综合收入367.46亿元,增长22.3%。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川鄂新高铁线路,与已有的沪汉蓉客运专线整体平行且靠北。不少地方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比如神龙架地区就在该线路附近,另外从宜昌到万州、重庆基本沿长江线路运行。

    秦尊文指出,很多城市过去因为交通不发达,所以经济发展滞后。本次湖北、四川也强调了货运铁路的发展,这会促进当地经济物流业的发展。

    比如,四川提出畅通铁路货运大通道。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和实施既有线路扩能改造,把部分较低等级客货运线置换为高等级货运通道。启动广元至巴中铁路扩能改造和泸州至遵义铁路前期研究工作等。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