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交通运输领域是发展热点,至2016年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最大的专业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走出去”项目遍布全球,实现了主要区域全覆盖,非洲和亚洲地区依然是主要市场,占新签合同额的90.2%,欧洲市场量小但增幅较为明显。
其中,公路桥梁和铁路领域是交通运输建设领域的两大主要业务领域,占交通运输建设领域的81.4%。公路桥梁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传统优势领域,2016年新签合同额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之首;铁路领域(含地铁、轻轨及相关公共交通枢纽)成为“走出去”的一大亮点,2016年新签合同额相比2015年翻了一倍多。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交通领域“走出去”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走出去”逐步迈向高端。充分发挥融资优势,撬动技术、标准和装备“走出去”。2016年10月底建成通车的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全长752.7公里),是我国在海外首条集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监理和融资于一体的铁路项目,标志着中国铁路首次实现全产业链“走出去”。2016年开工建设的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的肯尼亚蒙内铁路、2016年12月开工建设的中老铁路等项目全线采用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设备。
“走出去”领域不断拓宽。从铁路、公路、港口等单一设施建设,向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综合开发扩展,以港口、铁路、公路项目带动临港产业集群和城市开发的“港口+园区+城市”综合一体开发模式,成为交通建设领域“走出去”的一种新趋势。中国路桥以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为依托积极参与蒙巴萨港经济特区建设;2016年9月复工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带动二次开发投资约130亿美元,为斯里兰卡创造超过8.3万个长期就业岗位。
“走出去”方式日趋灵活多元。从传统劳务输出、工程承包逐步转向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运作。在建设模式上,除利用“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传统政府框架项目合作方式以外,不断尝试采用BOT、PPP、股权收购等商业运作模式。中国港湾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牙买加南北收费公路并取得50年特许经营权,我国中远海运成功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股权,获得控股经营权。(记者 张艳玲)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